141万余人昨天走进国家公务员考场,“考碗”大军再创新高。之前的报名审核结果显示,他们将角逐137个招考单位的1.6万余岗位,平均考录比达到88∶1。最热职位创下了4961∶1的纪录。据统计,今年是笔试资格审核考生人数连续第3年突破百万人,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8.7万。
不用看其他指标,看看周围的人都在排除购房,就知道房价偏低了;看看周围的人都在几袋几袋往家里搬米,就知道米价偏低了;看看黄牛党们纷纷应邀前来,便知道春节期间的火车票价偏低了。等等。
同样道理,不用看具体的数据,仅仅看这么高的报考数量与岗位数量比例,就知道公务员的收入明显偏高了。
公务员,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者。从财富角度看,他们的工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他们的收入是在分享别人创造的蛋糕。从世界各国角度看,分配别人蛋糕的职业,一般收入不会太高。很少有国家像我国这样,公务员考试如此火热,岗位竞争如此激烈,录用比例如此低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职业排列为“士农工商”。士即仕,就是当官的,地位最高,享用的资源最多。农业其次,手工业再次,再末流的是商业。
这种职业排列在传统农业经济主导的社会里,工商业经济不发达,市场规模有限,专业分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还情有可原。
但工业革命以来,工商业日益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分工日益细化,社会财富主要依靠工商业创造。传统的“士农工商”职业排列显然与社会发展趋势不再符合。
一部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从职业排列角度看,便是职业排序变革的历史。只有农工商三者的地位日益颠倒过来,才能与经济与社会发展潮流相符合。
同样,士的地位,也得相对下降。从收入与财富分配角度看,士的地位至少得排列在工与商的后面。这样,才能让做蛋糕的,有积极性做蛋糕。
如果一个分享蛋糕的职业,拿的收入比做蛋糕的还多,这个社会的财富,肯定不会持续增长,此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就没了持续的动力。
国考热反映的是公务员收入偏高。从财富分配角度看,是在激励人们分享蛋糕,而不是激励人们做大蛋糕。且不说,分享蛋糕太多,会阻碍蛋糕做大。仅仅从做大蛋糕的角度看,这种激励机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这个角度看,该让国考热冷冷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