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不能沦为纯粹的商人


铁道部不能沦为纯粹的商人
 
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今起开始执行。新规要求,普通列车火车票改签须在开车前办理。也就意味着说,如果赶不上普通列车,车票将作废。(1日中国新闻网)
铁路新规甫一披露,便遭到板砖的狂砸,火车晚点不赔偿、乘客迟到要买单的自说自话,普通票和动车票的区别对待,持低票价席别车票的旅客不能在高票价席别的车厢停留,等等,显然有失公平,涉嫌嫌贫媚富,遭遇强烈质疑自然不可避免。
按说,站在纯商人的角度,弄出这类带有歧视的规定出来,倒也不难理解,毕竟商家都是追逐利润为根本目的,约法三章当然都会尽可能从有利于自己的利益着想。这些年来,铁路投入大,发展快,在搞好服务、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降本增收无可厚非,但铁路客运毕竟具有极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色彩,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公众的诉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国家铁路运输的主管部门,理应是霸王条款、歧视规章的终结者,公众利益、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却完全站在铁路运营方的立场制定运输规程,显然是一种执政理念的错位,完全堕落为纯粹商人的角色,甚至于连商人应有的品性都缺失了,即使是在商言商,也讲究个客户至上、老叟无欺、贫富不分的商业信誉,诸如穷人票退不得、不得在富人区逗留等规定怎能不遭来铺天盖地的质疑?
更让人担忧的是,阶层固化现象备受诟病,社会不公令公众深感不安,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却旗帜鲜明地凸显出来,这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且国家规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事项的调整须经过听证广泛征求民意,铁道部却单方面出台这一明显具有利益倾向性的新规,对其他政府部门又将起到怎样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