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购”给车市的信号


                              北京“限购”给车市的信号

 

当中国汽车市场多年高速增长如今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产销大国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用车环境的难以承受并与之对抗,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治堵“限购”政策就是一个信号,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强的信号,区域市场将发生那些逆转?市场格局又将怎样变化?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做出适应性调整。

 

北京治堵多次,而从没有这一次果断和坚决,因为已没有退路,当快速增长的车辆将道路、小区等停满,当“堵车”成一种景观可以让人参观的时候,当汽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成为大家出行障碍的时候,汽车正失去原有的“本性”成为城市病的一个重要“感染者”。我对一些地方汽车形容为“车灾”,如同雪灾、旱灾、蝗灾一样,不可少更不能多,如今在一些城市已形成了“车灾”,治理刻不容缓,不管哪种形式的“限购”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此,北京“限购”仅仅是一个开始,将来会有更多城市和地方采用不同形式“限购”,可以说大势所趋,因此,有必要这里讨论一下“限购”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毫无疑义,北京市场销量一下子下来了,据说每年每月抽号限购2万辆,全年也就20多万辆,相当于今年销量的约四分之一,这个传统的汽车销售大市场立马萎缩,先不说那么多汽车经销商的生存问题,对于汽车厂家而言,这样的区域市场该有什么样的政策调整呢?北京是一个先行者,下一个在哪里?厂家不得不考虑。

 

近年来国内各大汽车厂家开始重视中西部等汽车市场的开发,纷纷布局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等,加大了拓展力度,他们明白这里是他们未来的增长点,但是很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战略上,真正扎实深度去做的有限,北京“限购”信号给厂家敲响了一个警钟,真要认真去思考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了。

 

   哪里有市场就奔向哪里,这是自然规律。然而在有限的市场内如何竞争,也是不得不考虑了,因为这可能改变的是市场格局。今年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很多车型供不应求,很多人被迫购买替代车型,如今需求少了,供应则相应足了,那些相对二线三线品牌和车型就是雪上加霜了,市场格局则为之而变。

 

   北京“限购”让人们再次思考汽车普及这个课题,对汽车制造者而言,则是一个市场发展趋势的信号。(刘士剑)

  

    声明:新浪汽车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