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艾滋孤儿:弃绝没有怜恤的“祭祀”!


关注艾滋孤儿:弃绝没有怜恤的“祭祀”!

/管益忻

 

 

注:转自腾讯图片

文字说明:门外偶尔有陌生人走过,阿龙就会警惕地看着,他说有人会偷他养的鸡

或许,如果不是因为121世界艾滋病日的相关活动,广西柳州市郊牛车坪村6岁艾滋孤儿阿龙的现况将难以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本来应该坐在饭桌前急切地等待妈妈给端上可口的饭菜,但6岁的艾滋孤儿阿龙却因为艾滋病毒的原因,被亲人遗弃在那个没有人烟的山顶上,自己做饭——因为要将自种的菜心一起煮熟,放多了水的大米饭已经有点稠稀饭的样子了,饭菜里没有盐,更没有油!!!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上完学前班本来应该上一年级了,但阿龙却因为艾滋病毒的原因,被学校拒之门外……

一个孩童,独自一人,孤独而又艰难地活中。尽管他不懂得什么叫凄凉,但破败的房屋前面那个独自沉默的弱小的身驱却激出了无数网友的泪水;尽管他不懂得什么叫做寂寞,但夜幕降临之后的孩子,还是拿起了学前班时的书,借着昏暗灯光翻阅……我想,当上帝从天上看到无数的网友因为怜悯那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而纷纷解囊相助之际,他的眼睛必然笑出了泪花;但当他看到孩子阿龙站在路旁那警惕的眼神之际,笑意必然会凝结在他的眼神里;而当他看到用从热心网友处筹集的2万多元给阿龙建的房子在已经封顶快要完工之际,却遭到柳州市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涉嫌未经许可擅自搭建建筑物”为由下发的停工通知书,他必然会勃然大怒——这是些什么人——不——什么玩艺儿啊?!

圣经有章节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里的祭祀指的是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在西奈山给以色列民颁布的成文成卷的祭祀规则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它几乎是旧约圣经的主体内容,从内容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这些规则与规范的重要性。而之后之所以又有“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的说法,则是因为以色列人只顾一味恪守祖宗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却忽略甚至为一己私利而回避规则背后的精神内涵——爱!不少的以色人因为按照十一税的原则纳了钱给神职人员便遗弃父母;也有不少人因为摩西诫命中有休妻应给休书的说法便随意离弃自己年轻时娶的妻子——故意回避摩西吩咐写休书只是为了保护被休妇女再嫁的权力而非鼓励休妻另娶的诫命真义。

古有“祭祀”规矩,今有政策法规。像上述柳州市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达停工通知的做法,在国内早就不是首例,前段时间媒体也曾报道过某地方农民因为收养弃婴没有及时办理合法手续而被罚2千元的事情,事实上,农民之所以没办合法手续并不是故意“违法”,而是因为弃婴收养手续的办理头绪异常复杂,就连相关管理部门之间也没能形成完备的衔接程序。如此让农民因收留没人要的缺陷弃婴而为制度缺位买单的可笑——不——可悲、可恨、可憎的恶剧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而又令人无比愤慨!

近来,黑龙江绥化市一个出生刚刚四天的婴儿被弃街头,因为没人捡拾甚或是喂他几口水而被活活地冻饿致死。如此种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难以承受之重——诸多的蹩脚的制度已然极大地削弱了人民大众的幸福指数,而制度本身的长期固化的存在性,致其必然对社会行为酿成极大的逆向导向作用。媒体曝光过了这些与真情和生命产生的强烈对抗的行政行为和社会现实之后,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应该就相关社会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并快速完善相应的补救措施;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亟须谨记“举怜恤”,尽管这有时候会对自身利益产生些许负面影响,但它也必然会给个体的人生轨迹留下具有永恒价值与生命魅力的一个人性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