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证券:中国的第一张股票是谁发明的?


  公元1872年10月,由李鸿章李大人创办的招商局发行的中国第一张股票。《招商局画史》一书有此描述:

  1872年,李鸿章等创办招商局时,因为搞航运需要的资金数额特别庞大,官府无力承办,靠一两个巨商也难支撑起来,于是在筹集资本上做了一次创新,学习西方股份制企业,向民间发行股票,以“招商集股”方式筹集资金。股票分成整份,公开向社会挂牌发行自由买卖,可以转让,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招商局股票的发行,可以说标志着中国经济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企业史、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有了股票,自然也就有了股市,但这个股市是自然形成的市场,并非国家官方主办。1881年,招商局100万两资本全部招满。1882年招商局面额百两的股票市值己超过250两,并在这一年长期维持高价位,成为上海证券市场上的“龙头股”。时人称:“中国初不知公司之名,自轮船招商局获利以来,风气大开”。招商局对股东不菲的收益回报,不断激发着华商的投资热情,不仅使自身股票市价日涨,而且促动了华商对其它洋务民用企业股票的认购兴趣,使1882年成为19世纪上海股市最“火爆”的一年。

  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当时中国兴起了一批股份制企业。上海《申报》在1883年10月21日曾专门发出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在70至90年代中国有了第一批股份制企业数十家。

  1916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立中国首家证券交易所。不久,上海也成立了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交易所时代。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交易所从设立之初,便受人关注,而且也获利巨大,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设立半年内,便获利20多万银元。受利益的刺激,中国交易所的数量急剧增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不久,上海便出现了70多家交易所,到了年底竟然增至140多家。

  到1921年,中国的交易所数量高达200多家,竟然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