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们相互会见,都不能不谈到全国火爆的岁末车市。不久前,北京及国内各大媒体都还报道城市病集中群发的消息,而京城堵车也早已不再是新闻,而是成了“首堵”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百姓居民而言,无论是报纸还是电台或者网络,被访问者都是抱怨纷纷,直言车实在是太多,城市污染实在太厉害,生活环境越来越不佳云云。然而说说归说说,人们依然照常乐居于城市,拥挤于沙丁鱼地铁,这种集体心理,多少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背后一些更为深刻的问题。
无论是爆发的中国城市病,还是中国居民超过75.5%不满的高房价,抑或是人人皆不乐见的城市堵塞和市容混乱,甚至是社会个个都鄙视的潜规则和官场软暴力,然而,就在所有正面的讨论背后,我们会发现,刚刚还在抨击高房价的人,转身就飞奔到了楼市,准备选择投资的物业了,刚刚还在抱怨车多路堵的人,转身就在4S店里试乘试驾,刚刚还在诅咒潜规则的人,转背就已经靠潜规则上位出镜了。这样一种现象,不正是自己作践么?
为了首都治堵,政府发动人人出谋献策,于是乎妙计连连,首都人民还是很聪明智慧的嘛。然而,这些计策之后,忽传可能限制购车上牌和收取停车费,于是乎便一夜有了京城的闹热车市,进入12月,北京市车在一周内刷新2万辆,超过历史以往,不但新车成交量翻番,就连二手车也火爆惊人。这样来计算,北京每10天就将增加3万辆私家车,每3个月就增加汽车30万辆,这样庞大的数字,不吓死你也得把你吓死啊。
从人人骂堵到人人争堵,其实正符合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零和规则。零和的产生,出自博弈论中的属非合作类型,即“你的幸福必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参与博弈者有任何一方收益即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所以,总体的收益与损失加在一起为零。从城市堵车到人人购车,人们所共同恐惧的理由是因为车,人们所共同需要的利益还是因为车,所以,城市治堵也就成了零和的游戏,而北京也就终将走不出这个首堵的怪圈。同样的原理,当国人人人抱怨房价高得离谱之际,也是人人希望能够抢在别人出手之前拿到一套房子的愿景所在,“迟早要涨”的心理与“别人有,我不能没有”攀比心态,让我们养成端起碗要吃肉和放下筷子就骂娘的德性,这样的情状下,我们就像13亿赌徒一样,收不住自己投机的手,而我们的面前,又确实除了一架巨大的赌博机外而无其它,于是乎,中国的房价,便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我们自己哄抬起来,高涨的房价之中,是我们整个虚荣好赌的阿Q精神泡沫。
其实,摆脱这种虚幻泡沫和虚荣的精神,也很简单,就象戒烟,去除掉经验依赖。原来以为,没有香烟,怎么能活?而要离开它,又是多么不可能?后来才发现,不就是区区几丝烟草,弃了它,还有更多其它好东西。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从来没有什么创造,更谈不上热爱发明,皆只是经验路径的依赖和一众的无意识,所以极好惑动。今天一个兰花热,明天一个大蒜潮,后天一个房奴车奴,总要依赖个什么东东,中国人的心里才会安稳靠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一边骂着房价,一边赶着借钱炒房,一边哭着赔着,一边豪赌投机着,直到最后,终于被自己作践的房价压塌,被自己作践的城市堵死,方才罢休。而中国更大的经济,也正是这样投机与赌博的效应,不是举一国之力的亮点工程就是四处挖坑坑填坝坝,造出一个巨大无比的GDP来,而最终的零和,应在不远了。
我不买车,看车,不买房,也看房。不在城市,也在城市,游走,观看,体察。绝不依赖任何,崇尚独立和自由,所以作环球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