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个人品牌管理专家张存杰先生认为:个人品牌的打造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时间上需要持续性,在意识上也需要时刻具有品牌意识,过犹不及,把握好一个度也是一种艺术,身在职场,就要按照职场的潜规则做事,切记以下三点职场上最忌讳的做法,避免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1、过度的自我推销。
当人们第一次开始建立个人品牌的时候,常见的做法就是不断的自我推销。从大肆宣传你的最新消息,到在博客中描述你所提供的最新产品,过度的自我推销只会把别人都吓跑。在鸡尾酒会或者聊天室最受欢迎的人,都是乐于倾听和学习其他人的人;他们会谈论其他所有人,除了他们自己。当你坚持自我推销超过别人的底线,并且对别人毫不关心的时候,你就会失去追随者,甚至被人排斥。避免给别人留下自我推销的印象的方法就是去推荐别的。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讯息,那样关注你的人是可以接受你偶尔的自我推荐信息的,而且他们还很有可能分享这些信息来支持你。提供有价值的资讯,比如分享一篇新的文章,一段摘抄,一个事件真相,甚至提一个问题都可以让人们注意到你,而且也可以让你的品牌更具人性化。
2.不够特别。
有成千上万的推特(Twitter)用户的个人介绍都写成“约翰,社会媒体大师。”这就好像是个热门的头衔,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与其他人一样,你就丧失了原创性,而且你也很难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并吸引到对的人来关注你了。模仿其他的个人品牌,你就会变成很多的背景噪声中的一个——当你以拥有一席之地为目标时。不要尝试去做Suze Orman或者Lady Gaga。重点要解决的是如何让你的品牌在网络中立足。大公司会根据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特征来划分他们的市场区域。你也可以借鉴此种方法。不要只笼统的给自己定位为“理财专家”,为什么不试试把自己定位成“波士顿的大学生理财专家”呢。你的定位越是具体,就越容易让对的人群注意到你。如果你去谷歌搜索“个人理财专家”,搜索结果的第一个条目肯定是Suze Orman,但是如果你把搜索的范围缩小并加上一些细节,那么你就会有机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首位。
3.不具有连续性。
你不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你也不是欧普拉(Oprah),所以不要认为人们会一直记得你。你看那些大公司不会因为地点的不同而更换公司的标识和口号;同样的,你也不应该在网上你的那些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头像。在Facebook,推特(Twitter)和博客中使用不同的头像,会使那些关注你的人觉得困惑。你在每一个地方使用相同的头像,其实也是对你其他的空间的增强,这样人们才可以开始跟随你的数码足迹。另外的例子就是你的用户名。如果你叫马修(Matthew)或者迈克尔(Michael),但你更愿意被称为马特(Matt)或者麦克(Mike),那么就在网络上一直使用那个名字。同样,那个告诉别人你是谁的个人信息里面所写的你所经历的事情,以及你所服务的对象群体,也应该在各个空间中保持一致。要记住的是,随着你的事业的加速发展,你要在各处及时更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