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林在美国上市一个月后,市值从超过10亿美金下跌到4亿以下,这轮过山车让国内电子商务的投资者和从业人员都纷纷表示“鸭梨很大”——为了做好财报的利润,估计年终奖的份额也难有大的增长,而唯一的期望,就是那几年后才可能会兑现的期权了。
然而,给期权买单的人——投资者(或者说股民)是怎么考虑的呢?以前都说中国股民不理性,但看麦考林的走势,感觉美国股民更不理性。本来,我以为这种“鸭梨”会转到沈南鹏身上,也想看看他如何在“鸭梨”下起舞,然后,一看MSN签名,就知道“鸭梨”还是结结实实落到了我们这样的劳动人民头上。记得二十年前看电视剧《外来妹》,一个帮助老板最后自己也成为职业经理人致富的故事,曾经让我们这一代人激动不已,某种程度上,和今天的期权造富翁的故事一样,让大家心潮澎湃,心甘情愿的加班,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是,《外来妹》带火的“金童玉女”都各有归宿,只是比较令人难以想得到。所以,如果运气好,期权还能有一个从“朝四暮三” 到“朝三暮四”的结局,运气不好,恐怕连人都要成为被和谐的对象了。
按照出版规律,上证指数突破一个高点走出一波牛市,理财炒股类的图书也会在一个月后掀起一个小高潮,所以,操盘大讲堂主讲、名博凯恩斯的《大投资家:牛股基因》一出版就上榜,但不同的是,以往上证指数下跌之后,理财炒股类的图书,除了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常青树之外,都会悄然下架。然而,此次明显不同,《大投资家:牛股基因》如同当前的菜价,在这个通胀的时代,一路走高,其中原因,除了凯恩斯先生的知名度外,还有一个,就是老百姓感受到的货币贬值胜过经济学家们的太多了。
常常想,所谓的职业经理人、白领和劳工(或者说农民工)有何分别。在《张亚勤:让智慧起舞》中,这位开复博士眼中“少年班的神童,科学界的英才,商界的领袖”,确实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但现在想来,却还是让人感到遗憾:当年对科学有着宗教一般狂热的神童,为何没能成为爱因斯坦、爱迪生一样的大科学家,推动人类在技术上有着革命性的创新,而是无一例外的走上了经商之路,是他个人兴趣的转变,还是,我们这个时代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使然?是否说,当今社会人只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人,亦或资本家以及他们的合伙人?
本周的榜首图书《悟•破•习》,当然,是一本成功学著作,地面书店销售火爆,但在网上书店却看不出动静。就我在清华听到这本书的作者杨伟康先生的激情演讲之后的感受,这本书应该是在演讲现场签售的量比较大,尤其是农村出生、不是“富二代”的男大学生,没有傍上“官二代”、准备去二三线城市的女大学生。好像是谁在我年轻时也说过:现实虽然如同大便淹到了脖子,且有人在继续排泄,但我们总不能带着一腔怨气——只要年轻,就要昂首挺胸的奋进。
让智慧在“鸭梨”下起舞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