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政府”岂是教育承受之重?


            在长沙市一所小学,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和政府机关一样,“少儿政府”下设1名市长、2名副市长,还配有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美德银行、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交通局和广电局9个部门,在各部门还设有副职和干事。过去常常听闻班干部竞选激烈,今天在一个小学里看到如此“机构健全”的“少儿政府”,还是免不了大吃一惊。(光明网  20101210日)

读罢这则消息,我震惊了,自信心、服务意识、团队精神等等,这些对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非常重要。然而,凡事都要有度,不能出格。类似这种让少儿组建政府的做法,太不切合小学教育的实际,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义,显然不是教育所能承受的范围。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之本意,即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应当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校不应当采取过于“成人化”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工作。在小学阶段,即使到了中等乃至大学教育阶段,大多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理解能力等,还达不到“政府”这一层面的管理要求。可以通过模拟社会环境的游戏,或者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但如果用"少儿政府"完全取代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显然不可取。

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教导学生认识世界、分析问题与解决困难的,担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学校教育是象牙塔系教育。有道是“侯门似海”,这是古而有之的感触,作为一名推崇理想政治的支持者,我希望我们的社会活动是单纯的、简单的、遵序的,而不是圆滑、复杂、不讲规则的。但是,世界的变化发展,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学校教育作为象牙塔系教育,不能承担职场教育,更无法承担官场教育。

“少儿政府”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客观地讲,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的蔓延,而且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蔓延,因为它已经触及到作为民族未来的群体。梁启超先生早就发出了响彻寰宇的声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但绝不是“少儿政府则国政府”,这也不是教育之本义,更不是教育所能承受之重。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检察院  黄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