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退学背周易,国学与其他学科也不兼容?
济南市一名初二女生孙晓晓在初二升初三的节骨眼上退学,她上了一个国学培训班,上午读《论语》、《周易》,下午读《周易》和《莎士比亚诗文集》,这给为学考冲刺的50多名同学带来不小震动。(7日渤海早报)
这些天,为软件兼容之争,企鹅QQ与奇虎360撕杀得难舍难分,大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之势,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商业利益角逐的结果;而作为一名初二女生,竟然退学上国学培训班,专背周易、论语和莎士比亚文集,还真叫人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国学与其他学科也不能兼容么?!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复兴国学渐成共识,国学热在各地悄然兴起,其意义不言而喻。从业余爱好角度看,参加这种只谈国学的培训班,倒也无可厚非,可是,作为才十多岁的孩子,理应全面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抛开学业专门“攻读”国学就未免有些走火入魔甚至于舍本逐末了。
这两年高考中出现了个别“国学奇才”,让人耳目一新,有关高校也表示将对某些偏才、奇才采取特殊招录政策,人才培养这种不拘一格的灵活性固然是值得称道的,但倘若家长试图走捷径,赌注未免太大了。而且这种只读、只背而不讲解的“教学”方式本身就值得商榷,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式的死记硬背就能精通国学、光大国学么?
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孩子掌握知识面的丰富知识,或全面发展,或一专多能。国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理当是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缺失国学底色的知识才能固然有失厚重,而没有其他学科知识作支撑的国学更是空洞的。且不说让孩子舍弃其他学科只读国学,将来能否在升学中讨巧,即使真能如愿以偿,难道希望将来的孩子只知国学、五谷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