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游嘉定孔庙
喻建国
在嘉定南大街上有一座孔庙,现今的门牌号码是南大街183号,介于沙霞路和塔城路之间。此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其间整修、重建、增建70余次,可见历史上人们对其重视的程度。现占地17亩,庙制部分有:大成殿一座5楹,前有月台,东西庑各12楹,大成门3座5楹,东西角门1楹,洋池1泓及石桥3座,棂星门3座;“仰高”、“兴贤”、“育才”石柱牌坊各1座,连接牌坊的石栏10余米及石栏杆望柱头上的石狮子72只,名宦祠3楹,土地祠1楹,礼门3楹,乡贤祠3楹,忠孝词1楹。学制部分有:明伦堂5楹及前轩3楹,礼门3楹。
二十多年以前我曾经带学生到这里一游,记得当时这块地方是乱哄哄的,“仰高”、“兴贤”、“育才”的石柱牌坊下,小贩云集,沿着连接牌坊的石栏前,摊位一字排开,就酷似到了城隍庙,或是很像到了热闹的集市。周边的环境也是市集的模样。今天来到嘉定南大街既有古色又兼现代色彩,孔庙西边的南大街地面用块砖铺就,双车道,两边人行道,人行道近两米宽,有一个比较高级的小区就在孔庙的西边,路边的店面经营着服装等,装潢具有浓厚的现代色彩。孔庙的南面有一座咖啡馆,其建筑是中国庙宇式的,镶嵌在这里,别是一番滋味。
进孔庙要购入场券,20元一张,我和妻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卡免票。今天庙中游人只有近十个左右,当然这与今天的气温高达400 C有关。现在的孔庙已经成为了中国科举博物馆,布置有五个展厅,分别介绍了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以及科考的整个过程,还介绍了经过科考而后成名的士子,几乎隋唐以来的名人都名列其中,有几卷状元、进士的科考试卷,全卷展示,使我大开眼界。此外一些秀才举人的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今天的参观还得益于博物馆的志愿者,为我们免费介绍的是一位供职于统
有几段我们之间的发言值得一录。“自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中国出了近十万名进士,应该说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英,为我们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做出过杰出贡献。”“科举制度只重政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照应,是一大败笔。”“清末状元张骞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又办教育,让状元和科学发生了直接的联系,让中国传统和西洋创造扭在一起,功不可没。”
孔庙大堂摆放着孔子塑像,而且还摆放了祭祀圣人所用的器具,其中很多是乐器,如编磬,编钟,古琴,笙萧等。四周围墙接近房梁的地方贴的是孔子授学以及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一些故事。殿堂内还有孔子与七十二弟子的塑像。孔子塑像的顶横梁上有康熙题字的横匾:“万世师表”,右有嘉庆题字的横匾:“圣集大成”,左有光绪题字的横匾: “斯文在兹”。孔庙内还有一书院,名山湖书院,置有仿制贡院考场的考场,还有一些蜡像,形象地表现当时应试的状况。让人对科举考试的现场有非常切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