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工收入评价指标体系


       
 
           略谈医院职工收入评价指标体系
 
                                                  张政斌
 
 
 
1-1、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人数。
1-2、每职工平均完成门诊人次=门(急)诊人次/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1-3、每职工平均完成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其中,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该指标是医院职工创造价值的体现,通过本指标的分析,对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2.百元流动资金的业务收支结余=本期业务收支结余/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100。百元流动资金的业务收支结余近似地反映了流动资金运转过程带来的资金增殖。
3、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它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的比率,表示医院经常性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
4、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5、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100%.它是限额指标,该指标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6、参保和非参保收入构成比例=参保收入与非参保收入之比。它可了解收入的构成状况,增加医院收入的含金量。
7、药品综合差价率。它是指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零售价的比率,反映医院库存药品将会带给医院多少销售毛利,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应为20%~30%,低于该范围,医院应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检查。
8.药品加成率=(本期药品收入-本期药品支出)/分析期药品支出。
①.西药加成率=(本期西药收入-本期西药支出)/分析期西药支出。
②.中成药加成率=(本期中成药收入-本期中成药支出)/分析期中成药支出。
③.中草药加成率=(本期中草药收入-本期中草药支出)/分析期中草药支出。
该4项指标均为储备资金效益指标,药品加成率反映药品管理状况。西药加成率应接近15%,标准指标为15%,中成药加成率应接近16.28%,标准指标为16.28%,中草药加成率应接近29.87%,标准指标为29.87%。
9.社会贡献率。是指医院社会贡献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医院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积累率=医院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式中医院社会贡献总额是指医院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劳保养老金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有关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及有关费用和净利润等。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十期末资产总额)÷2。
社会贡献率表示医院每一单位资产对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社会贡献率高说明对国家的贡献大。
10.职工人均年收入=(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11.职工人均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平均在职职工人数
12.离退休人员人均费用=(离休金+退休金+离休人员活动费+退休人员活动费)/离退休人员数。
13.人均年财政补助=本级预算/(平均在职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