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网络民意何以成为“自宫”?


 

最近14天里,周立波和众网民的论战持续升级。其中一个方面,周立波认为网络提供了一个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的公众虚拟平台。

在这里,所有人都可以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且无需负责,这样的状态导致了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

周立波的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但其中的确反应了一个经济学原理,那就是需求定律。此定律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我们可以先解释好差苹果出口比例不同之现象,然后一般化分析网络帖子质量的判断问题。

常逛超市的人会知道,超市里的进口水果往往档次较高,价格较贵;价格较低,档次较低的同类水果,往往留在产地。

以苹果为例,一般说来,质量较高的苹果出口到他国的比较多,留在本地的比较少;质量较低的苹果留在产地的比较多,出口到他国的比较少。

背后原因何在?

假定好苹果与差苹果在美国产地的价格分别是每个2角与1角,出口运费为每个1角,则好坏苹果在产地的相对价格是2:1,即2。出口到中国加上运费后,好坏苹果的相对价格是3:2,即1.5。

相信网络民意何以成为“自宫”? - 王兴康 - 王兴康的博客加上运费之后,从绝对价格变化角度看,好坏苹果价格都上升了;从相对价格变化角度看,好苹果的相对价格却是下降的(1.5小于2)。根据需求定律,好苹果价格下降,出口数量将会比较多;坏苹果价格上升,出口数量将会比较少。

同样地,网上的帖子与古文诗词相比,后者表达能力往往更加丰富强大,内容往往更加简练耐读,质量往往更高。

与今天造纸与印刷技术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十分落后的,古代写字作文成本极高,是件奢侈之事,非普通百姓可以染指。古代作文成本高,相当于加一个运费,高质量古文相对价格下降,所以高质量文章的比例就会上升。

网络上写文章,发电子邮件,省却了纸与笔,一台电脑在手,何时何地,想写就写,其成本相对是比较低的。这就相当于没有运费,较差苹果留在本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内容平平文章与邮件,甚至垃圾文章与邮件,它们的相对价格下降,劣作与垃圾邮件层出不穷、不绝如缕,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同样,手机发送短信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垃圾短信也比较多。有些单位群发短信业务是包月的,每条短信的平均成本更低,这些单位发来的短信,其内容当然是更加不敢恭维了。

把写作成本的高低与运费高低相类比,把文章质量与苹果质量相类比,灵活运用需求定律,就可以系统地理解现象背后的道理了。

同样道理,在网上用实名的作者,他写的帖子往往质量比较高;有较多帖子记录的作者,他写的帖子往往质量比较高。

因此前者的成本相对较高,相当于加了一个运费,根据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作者的帖子质量往往更高。

反之则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