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色星期五”想到的


 原本黑色星期五是像节日一样的乐事,不过,这次却出现了令某些人不快的事情:不仅是事件中的被踩踏者,还有事件中实行打折销售的商家。

当然,这事离我们中国很遥远,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不过,这次事件对于我们在股票市场的选股思路应该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

1、虽然我们的国家还不是消费拉动型的经济模式,我们的商业连锁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沃尔玛那样的巨头。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面对数不清那么多的试图成为中国沃尔玛的公司,我们该选择谁呢?谁能保证自己现在不会买到将被淘汰掉的那个呢?而当我们这里也出现了自己的沃尔玛的时候,还有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或者说还有多大成长性呢?更何况,我们的商业连锁企业什么时候会开始惨烈的竞争?明年?还是后年?如果我们最终消费拉动型经济一直实现不了呢?又或者是10年之后才实现呢?

2、最不幸的是:在我们的商业连锁巨头还没有产生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掘墓者的诞生:网络购物!也许,我们的商业连锁企业之间根本不会残酷的竞争,因为它们将一起被网络购物一起压缩利润压缩市场,其中的很多在看到中国沃尔玛出现之前就已经死掉了。

3、美国如此高(起码比我们高)收入的国家里,老百姓尚且要选择打折季的时候才开始大肆消费,我们这里的老百姓能支撑起多少消费拉动型经济呢?最可怕的却在于:钱还没有赚到,房子还没有买到,税收已经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出台”。长此以往,大消费概念股也将彻底归于扯淡。

当然,只想做个短线赚了钱就跑的人不用考虑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