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电信、联通的宽带垄断被打破


中国电信、联通在我国互联网宽带市场的垄断状况众人皆知,但是它们滥用垄断地位实施价格歧视的行径真是令人膛目结舌。笔者从11月10日举办的“中国宽带互联网反垄断”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电信、联通长期以“同一种产品,三种用户、三种价格”进行价格歧视;近段,中国电信、联通为了应对广电总局正在抓紧组建的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更是采取了对互联网宽带接入的清理行动。对于这些行为,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该尽早介入,破除垄断,防止过度垄断给消费者利益带来的伤害。
 
首先,中国电信、联通在市场上形成的双寡头垄断事实不可争议。据统计,中国电信拥有了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的60%宽带接入用户、65%内容资源、62%国际出口带宽,而中国联通这三个方面均为33%左右。这样两者相加占据了这三项指标的90%以上,其它运营商之分享了余下的10%。如果单从全国的市场份额上看,中国联通是可以对中国电信形成竞争态势,但事实上“南北分治”,让电信、联通分别在南北形成绝对垄断地位。
 
其次, “同一种产品,三种用户、三种价格”行为是典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首先禁止的就是“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行为,而中国电信、联通在市场上不同的用户来定价,给与自己形成竞争关系的弱势运营商超高的定价,从而限制和打击竞争对手。电信、联通给作为竞争对手的弱势运营商网间流量结算价格高达100万元/G/月以上,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结算价格则只有10万-30万元/G/月,内容服务提供商则更少,仅为3-10万元/G/月。这样的价格逼迫弱势运营商的经营成本放大很多,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吸引不了内容服务提供商,也吸引不了普通接入用户,无法成长起来,从而排挤了竞争对手。
 
最后,近来中国电信开展的所谓“清理高带宽专线用户”行动实际上是一场打击和排挤弱势运营商和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行为。2010年8月上旬,中国电信下发内部文件要求,各省公司对高带宽和专线接入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清理所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这场清理活动,导致了电信市场的一场“地震”,铁通等多家厂商受到巨大影响,超过1000万的用户受到影响。这其实是在国家“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进入宽带接入市场之前,电信希望通过这种清理行动,形成更高的独占地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之中固定垄断地位。
 
长期以来,正式电信、联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挤了竞争对手,没有一家运营商成长起来,能够在市场上形成充分竞争。长此以来,消费者无法享受到竞争所带来的价格优惠、服务质量提高。这些都是我们消费者所不愿意接受的。
 
我们期待有关部门的介入,在这一市场动用法律武器对电信、联通的垄断行为采取措施,促进市场的正当有序竞争。其实笔者也有理由相信,经过努力,这完全可以成为国内反垄断的典型案例,成为国内各行业特别是行政垄断行业转型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