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个联想?


文/思睿

1029,联想集团产业基地项目落户成都。这应该是柳传志回归以来的第三次大手笔出手,第一次是在200812月,联想第一届商用技术论坛上提出CEMS理念即满足用户对成本、效率、管理和安全的需求。第二次是联想在200912月宣布回购移动互联网业务,并于随后成功推出乐phone手机及联想一体机。2010年的1029,联想又出手了,这次出手,相比前两次来的更猛烈,也更加让业内措手不及。

一年一个大手笔,不知道联想如何消受,然而实际上从联想CEO杨元庆的公开讲话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信息 “2009年销量是2700万台,今年是3700万台,一年净增1000万台销量,明年的产能会更大。一年净增近40%的销量,让联想的供给环节显得紧张。而据统计,联想在本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位数,如果以净增数来计算,今年一年1000万台的销量净增相当于将联想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了5个百分点。

更为可贵的是,本次亮相出师成都,并不是联想一个人在战斗,相反,柳传志将旗下“五大分舵”即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及融科智地全部带到成都。“四川大量的中小企业、大农业都是我们关注的。”而且,联想及其合作伙伴在此次的投资中扮演着合作者的角色。

可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西进。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英特尔、富士康、戴尔、仁宝、德州仪器等知名it企业已经先后入驻成都,联想不会甘居人后,而且联想连续5个季度的销量增长对其产能产生巨大压力,况且以乐phone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出现断货现象让市场难以忍受。说是意料之外,是因为联想的不仅仅对电脑产品进行投资,而是将旗下企业甚至于合作伙伴一股脑的搬到成都,需要有整合行业内资源的强大能力。

但联想做到了,与成都政府的合作一拍即合,而且显得水到渠成。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联想的CEMS理念是其每一次投资的原则指引。其实CEMS不仅仅是对商业客户的需求满足,那同样是对联想自身的投资提出了具体的方向,联想对成都的选择就是看中了满足其CEMS理念的创业环境。比如成都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中的引擎城市,具有区位优势以及科技人才、人居环境、市场空间、交通物流等有利条件,更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

第二、联想的每一次投资都是递进的过程,而这一次的投资,仅仅是其厚积薄发的一个正常反应。自从联想于200912月回购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时候,联想已经登上了中国it产业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而据杨元庆讲,预计和合作伙伴一起在成都投资超过1亿美元,达成1000万台以上的产能。那么成都基地将扮演着联想的新的增长点角色。因为一年净增的1000万台产能将在成都基地被消化。所以说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产品还是电脑产品,联想本次的投资仅仅是其多年积累的一个惯性冲刺而已。

第三、联想此次西进不仅仅带过去先进的it技术经验,更重要的是整合并提升当地的竞争力水平。因为柳传志此次更加的关注大农业以及中小企业,柳传志也许希望借助联想的cems理念,以联想的技术实力推动当地中小企业及大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进而达到放水养鱼,盘活整个西部市场的目的。

第四、联想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能力亟待提高。本次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一个长远规划既是把握移动互联领域的增长机会。众所周知,乐phone上市以来,供不应求,然而对其增值业务的也就是说对3G产品的内容应用上,联想一直在努力,而本次研发、生产、运营基地的落地,将极有可能成为联想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的供应引擎。

第五、联想原有产业基地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本次成都基地建设将为联想拓展西部甚至于西亚、东欧、西欧市场奠定扎实的根基,应该说这是联想的一次全球布局,而不仅仅是对国内市场的二次开发。

无论如何,连续的三次大手笔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年、三个联想”的意味,相同的是,每一年的每一个联想都是对自身的一次完善与丰富,不同的是,每一次的动作,联想总能带给业界惊喜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