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19时47分,一位署名为“cctv9090”的网友在杭州一论坛发帖,称自己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U盘。里面有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省妇保医院和邵逸夫医院等6家医院、数十位医生收受回扣的详单,并将医院名称、医生名字和收受金额等以照片的形式传至网上。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平介绍帖子上所指的导管(巴德管),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杭州泰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销,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此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缺乏外周输液途径及连续输液等患者。
对于网上所曝的36名医务人员,张平表示,经查确是6家医院的职工,其中3名为设备科人员,其余均为护士或护士长。经过连续3天多的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被调查人员承认,在工作中接受过医疗器械商的请吃饭,有的也接受过医疗器械商赠送的书、资料、沐浴用品等礼物,还有的以科室名义接受过医疗器械商赠送的数码照相机和电话卡。
医生为什么收授回扣?
与医疗行业垄断休戚相关。现行医疗服务体制的显著特色是管办合一,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医院的准入、任命、指导、检查都是其职能。政府控制了医疗行业的准入限制,导致了医疗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
据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病有所医当问谁》一书统计,1978至2005年间我国医疗卫生的总费用却增加了77.65倍,个人卫生开支增加了199.75倍;但是,同期的医院、诊所、医生与护士数目的增加只有1至2倍。
垄断导致医疗服务供应不足,缺乏竞争,为医生收授回扣打下了基础。要不然,此处医生要回扣,销售人员可以选择去彼处营销。但垄断条件下,医院数量骤减,逼迫销售人员不得不送上回扣。
在人为控制行业准入的同时,政府人为指令控制医生收入,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不能准确反应市场行情,无法形成准确的相对价格与激励信号。现行医生报酬以职称职务高低为主要标准,以业务量挂钩为辅。这种报酬方式导致了我国医院普遍存在高估病情,过度医疗,过度用药等问题。
过渡医疗在增加医生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对药品与医疗器械的需求。产品需求上升,就存在薄利多销的可能。给医生送些回扣,虽然降低了单位药品与器械的利润,但需求量上去了,总的利润仍可能增加,这就可能激励销售人员上门送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