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万不可变成新型大跃进


    刚刚落幕的EVS25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水平上都创下了世界之最,代表了电动车业的最高水平,也展示出了我国电动车领域的最高水平。但在展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国家发展电动车是否需要“全民皆兵”?搞电动车的“大跃进”好吗?对于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要干电动车,好像还是不要一哄而上的好。
    诚然,新能源车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中国节能减排的需要。为此,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企业,以图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关键零部件(尤其是电池)的成本。从目前的补贴额度看,造电动车不挣钱也比造传统汽车挣钱多,因此引得全国重英豪蜂拥而至,大有搞一次电动车大跃进的势头。当年的大跃进,由于不讲科学,一哄而上大炼钢铁,耗费了国家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炼出的“钢铁”形同废钢渣无法使用,最后还是用全国百姓辛勤创造的财富为此买单。
    今天的电动车又如何呢?从EVS25展示的产品看,一些没有生产汽车履历的企业也要上汽车,理由是我们有电池技术、我们有……技术,他们要么用自己敲打的车身装上电池便做新能源车了,要么买别人传统汽车的壳子加上电池就变成电动车了,难道这就是电动车吗?如此的大跃进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电动车的核心还是车,是车就要上路,就有个最基本的问题——平衡问题。因为取消了发动机,或者缩小了发动机并在其他部位装上了电池组,因此整车的整备质量发生了变化,前后轴重的比例发生了变化,重心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带来的问题是整车的承载能力降低了,高速稳定性、转向稳定性都发生了变化,制动特性发生了变化,碰撞时的溃缩容忍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开发一款电动车完全是打造一款车身结构与传统汽车完全不同的新车。而从一些亮相的新车看,至少车身设计师还没有考虑到风阻的问题,而电动车车身设计尤其要考虑风阻问题,如果这点最起码的常识都顾及不到,何谈安全设计?如果没有安全性,这样的车上路无异于马路杀手。
    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有的低速汽车(农用车)生产企业在EVS25上推出了低速电动车,其价格最低的2万多远,最高的也不足5万元。在目前国家大力补贴的情况下,诸多汽车生产厂尚称自己的电动车难以打开市场的时候,低速电动车为什么能以如此低的价格上市?原因非常简单,一是这种车采用了可能给环境造成不可逆转影响的铅酸电池;二是采用了不能达到汽车基本安全要求的车身。
    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低,因此驱动车辆需要采用更多、更重的电池组,与同样整备质量的电动车相比,低速电动车的承载能力低很多,且电池寿命短。但由于制造这种电池的原材料便宜,因此制造成本低。对于环境而言,这种电池在生产时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电池报废后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酸和铅,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逆转的。如此大跃进式的生产电动车,不仅危害当今,且贻害子孙。电动车是打着环保大旗走向社会的,如果带着严重污染帽子的低速电动车也要挤进环保市场,岂不是对电动车业极大的讽刺?
    从某品牌低速电动车的门把手可以看出,其设计思想还停留在农用车的水平,完全无法符合碰撞法规的要求。在交通事故面前,驾驶员可能因为打不开车门而无法逃生,甚至失去生命;如果车身强度不够,造成恶性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凡有交通常识的人都知道,低速行驶在公路上是非常危险的,低速车本身非常容易被追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交通法》规定,禁止低速汽车在二级以上公路行驶。违法行驶在快速路上的低速汽车每年都造成大量的恶性交通事故,这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低速电动车再上路,必然增加低速汽车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更可怕的是,低速汽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当汽车倾覆时,含有强酸的电瓶液将对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对救援者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新能源车的热潮正席卷中国大地,我们应当分清的是,哪些热是正常的,哪些是非正常的。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审视电动车,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支持。缺乏科学态度地一哄而上,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来自经济,更来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国要想立足于新能源车的世界强国,从今天、从电动车产业布局开始,就必须严谨审慎地对待,万不可将电动车热变成新的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