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这是一个世界尽知的快餐品牌,其在中国的知名度,我想就连每个小孩也都知晓。不过,最近却有麦当劳被黑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庆,乍一看,令人吃惊不小:这个牌子最醒目的黄色标志和红色调,居然变成了黑色。我以为是麦当劳公司在全球后金融与经济危机时期又做出一个惊人的标识换新举措,意欲刮起一股黑色麦氏风暴,一打听却是因为重庆最近的市容整治而统一要求所致。如此一来,一些事情,从初衷美好到现实歪曲,正好南辕北辙了。现在提出来,也算作是一个公共的提醒吧。
这是统一的麦当劳店门头,大家可以看到熟悉的红黄色调。对比一下,可区分以下:
重庆麦当劳门头 正常的重庆麦当劳门头 麦当劳VI标准的红黄色调
于是,在此不得不谈谈以下两个观点了
首先是城市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建设发展。最近在重庆看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城市主干道的景观修缮与美化。这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现在被重庆市委、市政府看到了,抓起来了,是件大好事。这个问题,多年之前我就提到过,无论是城市运营还是城市形象,或者是城市软实力,都可以通过最直观的外在建设而得了表现和表达。我很奇怪重庆人民都能忍受那种拥挤不堪和黑乎乎的城市,或者,真是应了熟视而无睹的成语吧。这样的拥挤背后,是无序和混乱的隐喻,当然也是滋生阴暗和落后的温床。薄书记来了,看到了这一点,首先是五个重庆,是对这座城市的全新定调,也是明确城市的价值所在,唱红打黑,就是对这座城市混乱观念与社会流俗的整饬,再之后就是城市市容整治,这一连串的举措动作,显示出了城市治理所应有的目标远大而明确、行动缜密而具实的逻辑,这一点,在全国的城市中也是罕见。我估摸着,重庆的下一步,就是治理这座城市内在的气质精神和文明操守了,而一个气质全新的中国西部直辖市,也将在这样的治理之下脱颖而出。
不过,城市的治理既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同时也应当顾及城市的公共属性。这个公共属性,即是城市的兼容性与多元性,同时也表明城市的公共分享价值。一条街道,一幢建筑,一个功能中心,可以不允许杂乱,但应容包多元。杂乱是无序的表现,多元则是包容性发展的结果。所以,一条商业步行街和一座城市公共中心,应安排众多的商家店面,也应有可供休憩和观赏的公共景观,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和街角广场,从而使城市富有灵气和生气,这一点,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都市的死与生》中都有表述,就不作赘述了。
第二是对城市的尊重和敬畏。我一方面奇怪那么长时间无人关注重庆的城市建设凌乱无序,城市缺乏公共看护者,同时又奇怪,一个真正的公共品牌,在这场市容整治中居然变得面目全非而人们无动于衷。这是好奇怪的,而奇怪的背后,还是一个公共意识缺位的根本病灶,缺乏了公共意识,忽略了公共价值的存在,那么,一件好的事件也可能变得不好,成为相反。这次麦当劳被黑事件,就是这样一个适得其反的结果。
重庆还是有许多从事企业品牌管理与设计的专业人士,也有更多的广告公司,当然还有城市行政管理的各个部门。一场市容治理的政策下来,各专业和各部门都应有所作为,有所研究,有所施行的计划,怎么能一刀切而一味遵令而施呢?殊不知,就在这样的一刀之切下,城市的多元性、公共性以及价值分享,便一扫而空了,剩下的,则只会成为一条“行政命令式大街”。今天,这种命令式的广场、公园、街道还少吗?在命令之下,城市的自然、生态和在地特色,城市的人文也就被大大削弱了,城市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就是这样造成的。尊重城市,也尊重城市中的每一个符合其发展的要素和因子,也就尊重了城市中的每个人,每一种微小的经济生态,这样的城市,当然会拥有强大的生长和发展力。我在与世博生态城的总工程师俞斌先生交流时,听他讲到他们在两平方公里的建设过程中,把小型哺乳动物回家的小洞都不敢破坏而予以保留,就一下子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好了,看到这些,就写下这些随感。我不是重庆人,只是热爱这座城市,只是希望她好上更好。所以,在此我也呼吁下,更多的人都参与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提些看法,表明见解,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真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