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部分关于《天地民心》的评论摘抄(续2)


网上部分关于《天地民心》的评论摘抄(续2)

 

赞《天地民心》
2010-07-17  山西晚报

 

    40集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已经热播过半。
    作为这部电视剧的一个普通观众,作为与该剧主人公祁隽藻同根同乡的寿阳人,为广大观众对《天地民心》的热情关注而兴奋,为《天地民心》的编、导、演、创、制等有关人员的出色表现而感动,为祁隽藻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功塑造而欣慰。
    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的大文学家陈寅恪曾经说过,解释一个字,即是一部文化史。85万字的长篇小说《天地民心》的出版,同名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是现代文化与近代文化史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
    《天地民心》从政治借鉴、道德评价、社会贡献等不同方面,从官道、文道、书道等不同角度,从四朝名臣、三代帝师、书香门第等不同层次,进行挖掘、延伸、拓展、整合、演绎、诠释、创作、再造,对走进清代的祁隽藻(历史唯物主义眼光)和“走过”清代的祁氏文化(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研究,对清代中晚期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寿阳风土民情、自然地理的研究,对历史的祁隽藻和当代社会需要的“祁隽藻”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眼下就可以把握和体念的分享空间,更将为祁氏文化史的研究和祁隽藻精神的延续与弘扬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天地民心》通过特定的历史框架下的历史人物的塑造,从而唤醒、引发和加深我们当代人对祁隽藻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记忆”与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讲,既是一种过去时(历史事实)的回归,也是一种现在时(现代史观)的阐发,更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当然也是祁隽藻本人风采、气度、智慧和境界的展现。这既是历史的文化再现,又是现实的社会需要。
    《天地民心》通过对祁隽藻行为举止、风采神情、言谈口吻及场景气氛的刻画和渲染,把一个致君尧舜、使民小康、盱横大局、刚正不阿、勤政廉洁、真实可信的祁隽藻塑造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赢得了我们的尊重和理解,而且给予我们启迪和教育,更使我们在一个半世纪之后感受到一个既是历史又是文化的祁隽藻的心灵的跳动和灵魂的高度。祁隽藻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观众“指点人生”的长辈、“顶礼膜拜”的老师和倾诉心事的朋友。这种历史的文化交流,可以实现引人入胜的心灵感应;这种活力的涌现,可以弥补我们灵魂的诸多裂缝。
    《天地民心》既突出了政治家关注的政治文化(主流思想文化和道德文化),又兼顾了学者侧重关注的社会文化(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同时因应了民众侧重关注的公共文化(休闲文化、世俗文化、民间文化、消费文化)。这些各自有别又互为渗透的史学文化中,既孕育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开掘了祁氏文化最富营养的成分;既满足了各阶层人士的文化需求,又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既反映了历史事实的真实,又适应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天地民心》通过对祁隽藻生平事迹、所作所为、德行品格、精神世界、智慧才干、功过是非的刻画,道出他所处时代的治乱兴衰,寻觅胜败得失的缘由。既有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和重点人物的纵向发展和横向矛盾,又有这些事件、问题和人物生存的社会基础、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克服和避免了同类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公式化、简单化、绝对化的恶习,展现了《天》剧的综合性、立体性和科学性的高水平。用一句老话概括,就是达到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好电视剧。
巩玉生
(编辑:董春萍)

 

观电视剧《天地民心》兼赞祁寯藻
天涯社区  楼主作者:白樵苏  发表日期:2010-8-13 19:21:09
   
几天前,我无意之中打开了山西卫视影视频道,看到正在播放一部叫《天地民心》的电视剧。因对剧中主人翁祁寯藻有好感,故接起来看,然一进入剧情便不能自已了。该剧由深圳广电集团深广传媒公司、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打造,曾在中央八套播出。该剧是著名作家朱秀海继《乔家大院》之后的又一力作,以凛然大气“颠覆了以往辫子戏的龌龊酸腐”。
  《天地民心》以晚清名臣祁隽藻的传奇一生为原型,探索了古人高贵的灵魂,刻画了一位忧国忧民好官的形象。祁寯藻(1793—1866)字颖叔、淳浦,号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道光十九年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重要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
  该剧尽管虚构成分颇多,但祁寯藻不避闲言碎语为国家选贤荐能的耿直品格以及做官为民的高尚情操和为民请命的凛然大气深深震撼了我,在专制时代,朝廷能有这样的耿介大臣应该是国家和人民的大幸吧。
  正是:
  揭弊能加进士袍,先皇慧眼识行操。
  举贤不避同僚妒,禁毒何曾怕火烧。
  天地为基恒立极,民心是本惮轻佻。
  谏言尤念铮铮骨,每使昏君学舜尧。
  (8.13)

 

《天地民心》观后感_木子王炎_新浪博客
 (2010-11-08 09:13:43)


做个好官真的好难
―――《天地民心》观后感
  最近我认真地、仔细地观看了电视剧《天地民心》,真是一部好的廉政剧,主人公祁隽藻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刚直不阿的悲壮一生,着实令我感动。但是,祁隽藻为了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的为官之道,经常触犯一些朝廷命官,屡遭排解、陷害,并多次打入天牢,又感十分痛心,难道做个好官就真的这么难吗?
  祁隽藻从小牢记孟子的话:“如果一个人读了书,明白了什么是官,却不为官,那就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置天下人于不顾。有些人即便是为了官,却忘了为官之道,明知道君王施政却不去帮助,明知道天下苍生置身于水火,而不去拯救,反而是结为朋党,鱼肉苍生,那他便不是官,而是盗天下之贼。”于是仕途为官,并悟出:“我们是读书人,此身就非我所有。天下苍生,百姓疾苦,就跟我们息息相关”的道理,付之实践,鞭策自己。这段话很有现实意义,深刻地道出了读书人的职责,对照检查一下,现在有多少读书人能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句话不仅能表现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彰显出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因而也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境界。祁隽藻为了坚守他的为官之道,面对朝廷上下无官不贪,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大清民不聊生的局面,他不顾个人安危,冒死做了“惩治科场舞弊”、“诛杀贪官污吏”、举荐贤才能人、放荒民闯吉林垦荒等几大事件。可屡遭陷害和打击,九死一生,他说:“为了救天下万民,不入仕则已,既然入仕为官,就算粉身碎骨,我也绝对不能退缩。”
  作为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皇帝老师,祁隽藻多次苦口婆心地给皇帝讲:“自古圣君从来就不是天下的主人,是天下苍生的奴仆。神农氏为了天下百姓,树五谷,尝百草,中毒而死;大禹治水,十有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之君,以生民之心为心,以生民之命为命,他们从来不把天下看作一家一己之私,他们把天下看作是天下人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皇上将天下视作一家的私产,哪里还是明君?”。“做尧舜之君须行尧舜之政,以一身为天下,爱民如子,视民若伤,倾一生心血使民小康,养生送死而无憾。而天下万民流离死亡不知拯救,那怎么能说是尧舜之政?圣人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知皇上可否明白,以此治天下,这才是祁隽藻心中的尧舜之君啊!。”又和皇帝谈用人之道:“不贪之人,谋国必公;贪墨之人,谋国必私;谋国以公,天下可救;谋国以私,国破家亡。”但对这些软弱无能的皇帝都无济于事。  
  祁隽藻对“官”字这样解释:“官”字以尧舜的时候就有了。古语说:尧舜官天下。“官”是公有的意思,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尧舜不是天下万民之主,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官”者管也,就是在官字头上加一个竹字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这个“官”字上加个人字旁,就成了“倌”,就变成了牛倌、马倌的“倌”,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个新郎倌,可是他毕竟还是个百姓。这里面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一个官员只要你还是个人,你就不能忘记自己是个百姓。
  “官”字加一个绞丝旁,就成了“绾”,绾是缠绕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官员一旦和丝帛有了瓜葛,手脚就被捆住了,就再也不是竹字头的管了。
  “官”字加一个食字旁,就变成了馆食的“馆”,是官员们吃喝的场所。
  “官”字加一个水字旁,是涫,但不是管。就变成了一锅沸腾的水。
  “官”字加一个木字旁,最不好,它既不是管也不是官,而是变成了装死人的棺材。
  “官”字上面加一个草字,叫菅字,有一句话叫草菅人命,就是把人命看的比菅草还要低贱。
  最后他查了字典,想找一个与“金”字有关系的“官”字,给贪官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没有。他另解释为:古人视铜铁为金,用贝字代表金银,和贝字相关的字就是“贼”,左边是贝,右边是戎,戎字就是动武,是抢夺,就是抢夺别人的金银财产,这样的人就是“贼”。不好好做官,贪图别人的金银,就是做了贼,要下到死牢。祁隽藻用他的一生真正全释了这个“官”字。
  祁隽藻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四朝元老,三代帝师,多次官至太子太保、军机大臣;祁隽藻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体恤民生疾苦,“以生民之心为心,以生民之命为命”、“致君尧舜”、“使民小康”;祁隽藻的一生的悲殘壮烈的,直言诤谏,几起几落,险死还生;祁隽藻的一生又是无可奈何的,聚集一批清流学士为国效力,可惜积弊深重,无力回天。
  作为山西人,实为山西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好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说《乔家大院》让晋商文化得到了具体的体现,那么《天地民心》将让观众看到一代晋儒的感人故事……。

 

让人感动的电视剧《天地民心》_紫玉凝香_新浪博客
(2010-07-12 07:11:27)

 

    清朝历史,我一直很逃避,无法忍受文字狱,鸦片,鸦片战争,割地赔款等一系列黑暗的内容,但是在这个片子里,给了我那段黑暗历史中对于光明的渴望!
    道光帝我并不熟悉,但是我知道林则徐,以及他的虎门硝烟;在《天地民心》中,祁隽藻却用自己的行动,一次次为民请命,当皇帝被骂的恨不得杀了他的时候,他表现出了读书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骨,为了他心中的正义,为了天下万民的福祉,他完全不顾惜自己的生死,和家人一起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每个人都很认真,连呼吸声都压低了,被感染,被感动,被折服...
    当片子放到,江苏这个今天的鱼米之乡的时候,出现的不是良田万顷,黄色的油菜花,而是一望无际,满目妖艳的罂粟花,让我幼小的心灵又一次被恐惧感笼罩,那里成了大规模的罂粟种植基地;小贩不是卖日用品,而是明目张胆地卖烟管,苏州不再是人间天堂,而是烟管林立,当铺临街的人间地狱,祁隽藻口中的鬼城...祁隽藻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官员,而有无穷的精力和体力,面对这样的人间炼狱,他要归还其本身人间天堂的面目。苏湖熟,天下足,衣被天下的江苏,关系到大清的粮仓是否充足,他将通过怎么样的个人努力,来带动周围的人和历史的发展,来铲除万亩罂粟,让大清国继续粮库充足,万民远离毒品呢?我还需要看下去,呵呵...但是他一道道的奏折上书皇帝,要求禁烟,不管现实怎么样的艰辛,也不放弃。虽然电视还没放完,也不知道后来如何,但是看到这么一两集,已经被深深感动了。
    道光帝,如自己所说:我不会是尧舜之君,但是后人看我,绝不会是桀纣之君。他是幸运的,虽然历史发展到他那个时间段,外敌入侵,鸦片泛滥,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力,自制力戒掉烟瘾,同时,他还很幸运的拥有祁隽藻,林则徐,黄爵滋,邓延桢,曾国藩等一群忠臣良将为他谋划,治理天下,让那个黑暗的社会,不至于完全沦陷,让他在今天也不至于被说为一个昏君!《吕氏春秋》说,一个明君,他就会遇到并且寻访到一批忠臣,并为自己所用;一个昏君,就会遇到一批佞臣,并喜欢和他们为伍,可见道光帝,也是一个能识人的君王!
    看着电视,对现实诸多不满的我,却感觉到今天的我是幸福的。也很感念先人先贤,是无数的他们的努力,让今天社会的我们更加明辨是非善恶,更加明白为什么要远离毒品,然后为什么要更加坚持为了现在以及我们的后代而努力!
    好久没有写很严肃的文章,对很多事情开始逃避,但是在看完这部电视之后,我以后会努力写好文章,把我认为不合理的,表达出来,为了让社会更好地发展,我们每个读书人都需要学习祁隽藻,学习他,为了我们眼中的美好的社会,努力发挥自己的一点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再读《天地民心》

ygxjdnr的日志 网易博客2010-11-07

     
   “将天下书当作闲书读,心无挂碍,随遇而读,随读而遇,常常大有斩获”。这是军旅作家朱秀海曾经说过的话。早在暑假就一口气看完了他的《天地民心》,书中的主人公,四朝名臣,三代帝师祁隽藻,为官五十载,当过乡试考官五次,阅卷官三十九次,举贤无数,可谓桃李满天下,未见私举一人。
    抨击朝廷弊政,指斥国贼权奸,裁革学政陋规。甚至能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年代,执着实践“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清廉,为民,执着,走人间正道,任世人评说,是祁隽藻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今天再次读这本书,更为祁隽藻的品格与胸襟所折服!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是大清盛极而衰,风雨飘摇的时期。历经四朝、置身漩涡中心的祁隽藻,以他坦荡端正、亮直忠清的品格,锲而不舍、勤勉治学的精神,传承了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追求。在祁隽藻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家国情怀;看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处世之道;看到了“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看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胸襟!
    寿阳出了祁隽藻,三年不长草。意指其出类拔萃!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祁公之后,难出其右!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生死不避,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