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没有性别的城市】
陪着两位老同志(爱人的)来到南京,和呆在上海有一种非常不同的感觉。
两位老同志在南京受到了不少次优待,真正地被看作是老年人,接受尊老爱幼的待遇:在地铁里面,他们几乎每次都能够获得别人的帮助——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让座位给他们两个人。
但是,在上海,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每节车厢多少还是应该有点上海市民的吧?】。
在上海地铁站里,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人情的冷漠,大家彼此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关心。
这是一座移民城市,大家的人我边界是相对清晰的;这是一座讲究竞争的城市,大家都争先恐后围着金钱打转;没有什么人承担起应该承担的额外的社会义务。即使有些时候口头上有宣传,也流于表演,并且通过某种调侃式的脱口秀方式,服从于挣钱的逻辑。
看来上海距离南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南京毕竟是六朝古都,生活上相对比较翔实。从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就可以看到某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这种生活情调让这里的人们保持了天子脚下必要的文明礼让精神。
至于上海,我的一个朋友在他的一首诗歌中感叹道:这是一座没有性别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也许这样才能够更加地符合价格机制的原则吧?——什么事物都围绕金钱、价格、成本收益,讲究最优配置。什么事情都讲究市场调配。于是性别自然就不可避免地消淡了。当性别不存在的时候,人世间大量的情感也自然会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