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讲解 01
评论
5 views
(2010年10月29日上午开示于大同道场)
昨天咱们学了《华严经净行品》,今天咱们学一学《净土圣贤录》吧。这个《净土圣贤录》呀,过去净土祖师都是赞叹的,啊,赞叹的,另外呢《净土圣贤录》是往生的这些祖师们,他们共同的特点呢就是往生西方了,呵呵,肯定是往生西方了。那么表现形式呢,就是按照佛呀在《阿弥陀经》里面讲的,前面呀按照八万四千法门修行,都可以,按照净土法门专精修行呢,也可以。那么呢,成就的是什么呢?成就的就是善根福德因缘,都是一些法师们普遍的特点呢。第一呀,就是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呀去学习、修行证悟,然后呢,再发心为大众呢去渡化众生、弘扬佛法,最后呢导归极乐,这是他们普遍的特点。
那么《净土圣贤录》这些祖师们的实践,每个人呀都是用他们一辈子的心血、时间呀、努力凝结成的一些往生的事例,他们既把净土这些理念充分地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间,啊言谈举止之内,同时呢把佛、佛法、佛的一切教育可以说都包含在里边了。这样的话呢,这个《净土圣贤录》我们学习了就知道,啊,我们学这个《净土圣贤录》,和我们能够很贴切,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最后呢通过自已一辈子的努力往生了,这样我们呢从他们这些圣贤身上也能汲取到营养和力量。
另外呢我们从这些净土圣贤这些故事,也可以看到呀他们是怎么走的,这样的话我们选择我们自已的路,也可以这么走,基本上这些祖师呀都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守戒,啊守戒,按照五戒十善规范,遵循因果规律,这是最基本的,一定要。而且很多祖师呢,持戒呀非常严格,行善呢都非常广大,后面呀修证有成以后,往往都是发菩提心,啊,发菩提心,都是为众生服务的而不为自己,最后呢往生净土,啊,基本上都是这个过程。可见呀咱们现在学习,咱们按六部曲打好因果基础,打好五戒十善的基础,现在我们呀再发菩提心,广大地呀为众生服务,把佛法重新建立起来,影响众生,让众生也能够通过修行佛法呀,走“断恶行善、自净其意”这个路子,走“戒定慧”这个路子,都是这个样子,啊,都是这个样子。最后我们坚持一辈子修行了,自已修行,自已证悟,发菩提心为众生服务,最后我们也能往生西方,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呀,和过去《净土圣贤录》里边记载的这些祖师们走的路,应该是一样的,啊,一模一样。但是这里边最大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要学习这些祖师呀苦修的精神,这个要学习,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光看一看是没有用的,啊,没有用的。
所以今天呢我想咱们在义工七,把这个《净土圣贤录》从开始,每期我们学一部分,最后我们争取都学完了,也成一个《净土圣贤录》学习的系统,这样的好处呢就是说我们提倡提倡《净土圣贤录》,大家对往生净土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这些净土圣贤的故事,实际上对净土呀理念、净土如何修行,怎么实践,慢慢慢慢呀我们就潜移默化了一种认识,啊,认识,这个很重要。前面先学一学《净土圣贤录》排印流通序,是印光大师题写的,啊,印光大师在弘化社,印的时候呢,提出来的那些。
【净土法门广大无边犹如法界,究竟圆满若似虚空。所有一切的法门,无不从此净土法界流出;一切修行入道之途径,莫不还复归结于净土法界。】
这个前面一句呀就把净土说清楚了,啊,一切佛修行的都是净土,每个佛修的都是净土,不是说佛修了半天呢,他那个世界还是垃圾堆,肯定不会是这样,一定是净土。这是所有佛修的都是净土,所有佛的净土,他最后涅磐后证悟的都是常乐我净,是这些境界。那么一切佛成佛以后,流露出的所有的方法,佛法都是教我们众生怎么断恶行善,啊,建立净土,回归自我。
【世间天资聪明有小智慧的人,往往以为念佛之事极其简易、净土义理平凡无奇,因而不加以仔细思惟审察。不但自己不修行实践,而且又发表言说论述,阻止破坏、斥责他人修行念佛法门,以此来显示自我的高明。这正是所谓的能于上下四方遍观天地,而不能自见自己的睫毛 (比喻自我的盲点、缺失);能尽知世间的一切事象,却不能明了自己本性的那种虚妄分别世智辩聪。反之却自以为自己是宗门教下都已究竟透彻的大通家,这正是佛陀所说的“可怜悯者”。】
咱们前天呀精进七同修聊天的时候就讲,我们很多同修或者说世间学佛的人,往往呢说自己证悟点什么东西,或者说我们有点什么感悟,就拿出来呀要显摆显摆,这像什么呢?这就像我们自己浑身呀还冒着臭气,全身还坐在屎尿坑里边,然后呢,从这个屎尿堆里边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只蛆(同修笑),拎出来说,哎哟,我可有发现。这佛说了,叫可怜悯者!众生呀都造恶业,自身呀都是冒着臭气,然后呢说我们证悟了什么东西了,证悟出来呀也是臭的。
所以我们修行呀,必须是修净土,为什么要修净土呢?一切佛法呀其实都是净土法门,必须呀首先让自己断恶,叫“诸恶莫作”。就像我们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明白五戒十善、因果,不再造恶了,过去造恶呢,我们要通过忏悔、礼敬诸佛,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帮我们消除,只有让我们身心把恶都断掉了,全身里边的臭气呢慢慢换了,换掉,逐渐换成“众善奉行”,身心内在呢都是善的结构、善的意识、善的行为、善的磁场,到这个阶段我们才能说,学佛呀,有点感受,啊,学好了。你自已一旦到这个程度呀,你一定不一样,欢喜,内心欢喜,周围环境都会好转,这就是慢慢达到善男子善女人的阶段,达到呀人天福报的阶段,然后呢再进一步“自净其意”,在意识上开始了转变,在心地上开始转变,啊,修心,把心呀再进一步地转变成善的净土,清净,啊,这个和阿弥陀佛,和一切佛菩萨的净土就相一致了,是这样子。
佛法修行它是有次第的,非常清晰,啊,非常清晰,所以呀我们如果自己不明白这些道理不敢乱说,啊,害人害已,我们以为不得了,实际上你翻来复去呀,全是茅坑里边的蛆,啊,翻来复去全是蛆,绝不会说超出茅坑以上,一定是这样。啊,所以我们自己没有别的办法,老老实实安静下来,就是打好基础,就是断恶,先做断恶的事情,慢慢呢逐渐再行善,慢慢呢逐渐再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呀你也不要想多高级,依然呀要像道证法师说的,改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间改造自己,啊,没别的。一旦说在这个阶段你就开始胡言乱语了,就像印光大师讲的,啊,这都是“可怜悯者”,走错了,这个路子呀都走错了,耽误了,现在很多人呀或者大仙没事就给人看这个呀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自己怎么样呢,自己也一堆问题,自己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走错路。这对于我们现在呀大家修行,精进修行,苦修,依靠佛呀改造自己,走断恶行善这条路,这是唯一正确的路。一旦偏离这个路,一定错了,一定错了,啊,一旦偏离呀,又开始用自己那点意识、自己的想法,这就完了,就完了,不知岔到哪条街上去了,再回头呀都很难,不容易。
【殊不知华严思想的归结宗趣,在于求生净土。文殊、普贤两大菩萨通通都发愿往生净土。此二大士是何等人物,那么可见他们往生净土的行愿,又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大事呢?我辈凡夫纵然稍稍明了佛法教义,然而烦恼无明未断,生死大事未了,一经轮回再生的转变,能不迷失本性而流转于三界吗?就好像未经烧烤熏陶的泥塑坯器,经过一番风雨,则散化毁坏。这就是释迦如来特别开示净土法门,使上至圣贤下至凡愚,皆能同于当生直下了脱生死的缘由。何况彼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久远劫来早已成佛,示现位居等觉菩萨,以身作则,引导众生发愿求生净土。我辈是何等人也,怎能与彼相提并论。
若能如此详细思惟审察,必定能够更换旗帜改变心意,遵循如来普度一切凡圣的净土教法,跟随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远公、智者、善导、永明,等诸大菩萨大祖师之人,同一志向精进行持,以普贤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求达到圆满智慧的佛果,作究竟解脱的大丈夫。谁肯将此殊胜的利益,甘心让与他人,而自己却委曲居住在三界的火宅中, 恒常遭受烦恼痛苦的焚烧煎熬呢?
自从佛陀的大法东传而来华夏,现生亲证三昧得道往生者,以及具足烦恼无明的生死凡夫,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得以带业往生者,真是多得数不清。】
这里边呀讲的核心,啊,核心,前面一段就讲,连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都要发愿往生净土,何况我们凡夫更要这样做,我们要学习这些过去这些祖师们,按照他们的教导来精进行持,依普贤十大愿王回往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以求达到圆满智慧的佛果,作究竟解脱的大丈夫。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理念,啊,发菩提心以后的理念,我们一边呢还要精进行持,必须得这样,啊,一边我们要精进做功课修行,啊,修行,不能离开这些佛的力量,另外呢,就是要依普贤十大愿王,就是做菩提心,做菩萨的事业。这里边《净土圣贤录》里边呀,这么多往生净土的圣贤,几乎呀人人都从自己的不同角度在履行着普贤十大愿王。我们义工实际上就不仅仅是精进修持,也在呀按照普贤十大愿王也在做,啊,在做,普贤十大愿王就是菩萨的事业,也是我们大家呀普渡一切众生、一心为众生服务的事业。表现呢在方方面面,既表现在我们的厨房、做饭、在其他地方劳动、我们做主持等等方方面面,这都是普贤大愿,都是普贤行愿,到后面呀我们不仅仅光是要日行一善,慢慢要发菩提心,做的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菩萨干的事,一切菩萨干的事,应该是这样。最后呢我们的归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一条呀,印光大师把我们,把《净土圣贤录》所有祖师们他们的特点总结出来了,也把今后将来呀我们大家要修行、要所做的事情也给我们总结出来了,啊,我们就这句话,就这句话(整理注:应该是指“精进行持,依普贤十大愿望回往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清代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指示其侄子彭希涑,收集记录往生净土的种种传记。首先标举阿弥陀佛,以显示创立此净土法门的教主。其次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以说明阐扬此净土法门的圣众。接着则是往生的比丘僧、比丘尼、国王大臣、士人平民、妇女、以及种种的动物牲畜,以列举往生净土的僧俗男女四众。其中总共有五百多人,命名为《净土圣贤录》,这就是《初编》。在此录之中,不论圣人凡夫,或智慧或愚痴,皆能同入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海,以渐渐证入真如的常寂光法乐。观察这些往生的种种事实,便可知道净土法门,如同广大无际的深海,普遍容受一切江河,又像是辽阔无边的虚空,广博地含容万事万物。周遍法界的无量众生,没有一人不被收摄于其中,穷尽法界的一切诸法,皆因净土法门而证得真如实际。
这是因为净土法门正是释迦如来一生一世教化众生的特别法门、是三世一切诸佛总持一 切法的要道途径之缘故啊!】
啊,净土法门形容就像大海,修八万四千法门呀就像八万四千条河流都可以流到大海,而且是必须要流到大海的,啊,是这样,所以这里边净土圣贤可以说修的法门都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是呢都能往生西方。而且呢也是佛祖教化了一世,教化一切众生修行,最后呀也都要导归极乐,啊,有个归宿。
【到了清代道光末年,莲归居士胡珽,收集乾隆时代之后往生者的事迹,共得到一百数十人之多,命名为《净土圣贤录续编》。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刀兵劫难遍布国内,提倡净土者少,因此净土法门稍显寥落沉寂。尤其近来世间的道德,众人的心志,愈来愈趋下流。凡是具有通达事理之慧眼的人,存有拯救世人之悲心者,无不教化提倡因果报应、信愿念佛之法门。具有高瞻远瞩正知正见的人,莫不随顺风从仰承净土的教法。因此数十年来,又收录了二百余名往生事例,名为《净土圣贤录三编》,此篇文稿乃是德森师所收集,现已排版完毕,所以为其叙述缘起。
在从前没有轮船、火车、邮局、报馆的年代里,虽然居处相邻只隔一片田野,然而却往 往互不相知各不往来。因此,虽然古代的佛法兴盛圣道大行,但是所记载往生净土的圣贤, 一千数百年来,所得知的只有几百人而已。这一方面是因为记录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古代书籍的散失破坏。如果当时能有如同今日交通、资讯等事业的方便通畅,则虽然有数十万的往生记载,也不算是太多。阅读此圣贤录的人,千万不可以古论今,以为古代佛法大兴时往生者尚且那么稀少,而认为今日末法那么多往生净土之事迹未必是真实可靠的。也不可以今论古,以为今人往生者较古人为多,而断定古代之时净土教法并不曾大大兴盛。请诸位稍稍忆念思惟唐朝善导大师在长安之时,少康大师在新定之际,念佛的音声,充斥盈溢于街头巷尾,由此得以往生净土的人,应当不止百千万亿!而在现今虽然千里遥远的距离,早上动身夜晚便可到达。再加上邮件、电报、电话以及报纸的发行散布,纵使在千里之外也都可以马上知晓。虽然如此,仍然还是有很多未被记载的事迹,假使都能一一记录,那真是多得不得了。
但愿全世界的人,个个都能敦厚伦常、克尽本分,防范邪恶枉曲之念、存养诚信真实之 心,一切恶行莫去造作,万般善业奉持勤行,以此为念佛修行的坚固基础。并且真正为了超脱生死,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信切愿忆佛念佛,以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为一生的修持。那么现生便能成为圣贤的同学伴侣,临终则顿入弥陀如来的清净国土。念佛往生之广大利益,甚深难信,除非达到佛果境地,否则无法究竟了知。普愿见闻此书此法门者,个个努力精进,念佛往生。】
啊,这是民国二十二年也就是一九三三年五月常惭愧僧释印光恭敬笔述,印光大师呀为编制出版这个《净土圣贤录》呀写的这个序言。下面我们就学习学习,从头学一学。这里边呢已经是翻译成白话文了,比较浅显的地方咱就读过去了,啊读过去了。
净土圣贤录卷一
【净土教主第一】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的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内心充满愉悦喜乐, 发起趋向无上菩提正觉的真实向道之心。放弃国土捐舍王位,出家作沙门,名为“法藏”。 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佛陀开示说法,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地说出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恶行为,国土之粗劣恶浊或善妙殊胜,并应法藏比丘之愿,将所有国土的情况全部显现给他看。】
啊,二百一十亿这么多佛世界,佛祖呢就给这个法藏比丘一个个看,放电影。
【当时法藏比丘,听闻佛所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并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亲眼目睹之后,发起了无上殊胜的愿力。此时法藏比丘心地清净寂然安定,心意无所执着。以长达五劫的时间,思惟修习选择摄取了庄严佛国利益众生的清净行愿,如是思惟修习之后,亲往世自在王佛处所,禀白佛陀“:唯愿世尊不舍慈悲倾听思察,如是我所发的誓愿,今日应当完全地表露说明:】
啊,看完了二百一十亿的佛世界,啊,法藏比丘在这里边呀要选择,选择最优秀的地方,去掉那些呀不好的地方,然后呢,立愿!这愿呀就是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起因,后边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些根本的力量,啊,在这。
【第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仍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
首先呀,把三恶道不要了,啊,先砍一半。
【第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终结之后,仍然堕落经历三恶道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就是保留了天、人,下三恶道呢没有了,想向下堕落呢没地方去,堕落不了。
【第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全部具足金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一切人民包括天、人都是金色身。这是谁的力量?这是阿弥陀佛的力量。
【第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形貌颜色有所不同,而有美丑差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所有人呢相貌都一样,都很庄严。
【第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了知宿世因缘,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亿那由他时劫以来一切事相因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最下的下限是什么呢?下限也得知道百千亿劫这么多的事情,上限呢?那没边了,啥都知道。
【第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获得天眼神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看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之状况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唉呀,这个咱们最希望有的,所以咱为了这个天眼咱也得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同修笑)。
【第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天耳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听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妙法音声,不能全部信解受持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阿弥陀佛的愿呀是伟大的愿,如果让我们的耳朵呀,你先别说听闻百千亿那由他,周边有十个人吵吵嚷嚷,我们一会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们呀得发菩提心。即使将来我们有了天耳,天耳通,你呀得发菩提心,想着一切众生有苦难得去救去,像听什么呢?听佛的音声,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你有了天耳,对于我们是个灾难,听一听就会听出神经病,所以我们修到一定程度呀必须发菩提心,啊,不能为自己,一切为众生,这样你修行呀就不会出问题。
【第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能得知他人心意思想,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众生心念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得神足通达无碍,于一念间,其最下者不能超越来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如果仍起妄想思念、贪爱执着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咱们学道证法师发菩提心就讲,你要贪着自己身体那你就不能修成菩提,阿弥陀佛发的愿也是这样,啊,也是这样。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再有妄念你就起不来了,你想说我妄念想起,你想起都起不来,啊,那个世界呀阿弥陀佛的力量就可以让你不起妄念,啊,不贪着自己的身体。
【第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于佛道上得正定聚、决不退转,不究竟成佛得灭度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最后呀修行佛法得“正定聚”,这个呀修定,一切都是“定”,聚合在一起的,不是杂的、夹杂的,不是散乱的,啊,这样子,而且呢绝不退转。我们现在修修修就容易退转,为啥退转呢?里边还有恶的东西,有自私的、我的东西,还有业力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所以我们修行呀,必须最后修成什么呢?正定聚!啊,正定聚,这个非常重要。
【第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所放光明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能照耀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光明无量。我们现在呀大量地诵经拜忏念佛,干什么呢?就是要得到佛菩萨的光明,消除我们的业力,逐渐让我们的善都聚集在一起,慢慢再进一步,这个定聚集在一起,都是善、定,这些都是些正面的东西,凝聚在一起,我们呀逐渐往上修,就成就菩提,是这个样子。
【第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寿命长短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足百千亿那由他劫之寿命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寿命无量,为什么寿命无量呢?因为你内在呀都是光明的、.......,不会呀不断地生灭,生灭的东西呢已经很少,啊,很少,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寿命无量,啊,是这个样子。所以怎么样能够说让自己寿命无量呢?你必须呀使自己内心变得彻底地光明,而且这个光明呢是无量的光明,里边呀像太阳一样,无量无边的光明,一切都是用光明形成的,这个呀才能寿命无量。
【第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声闻众,如果有办法计算其数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全部成就缘觉圣果,于百千劫中共同计数,若能确知我国土中声闻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声闻无量。
【第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寿命长久不可限量,唯除那些依照本有愿力,寿命长短随意自在者。若不能如此寿命无量、如意自在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乃至有人在我国土中,听闻到有不善的名字语言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这个国土里边,连不善的名字都没有。
【第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一致赞叹称扬我名号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至诚深心信愿喜乐,欲生我国(极 乐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唯除违犯五逆重罪、诽谤正法之人。
第十九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修习种种善业功德,至诚深心发愿想要往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使我 (阿弥陀佛)不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围绕显现于其人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前面是念佛,念阿弥陀佛呀临终能往生,就是阿弥陀佛去接引。
【第二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凡是听闻我的名号,专心系念我清净国土,种植一切福德善根,至诚深心回向发愿欲生我国,若不如愿所求皆成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不皆成就圆满如佛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诸佛国土的一切菩萨众,若来化生于我清净国土者,究竟必定达到一生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境界。除了那些依照他的本有愿力,自在无碍随愿教化众生者。凡是往生我国土者,皆能为利益众生故,披着大誓愿的精进铠甲,聚集累积福德根本,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游化诸佛世界,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度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使众生安住于无上正觉真实佛道。超过一般次第修行诸地的途径,当下现前即能修习普贤菩萨广大无边的德行,若不能够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二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仰承佛陀威神之力,即能供养十 方诸佛如来,于一顿饭短暂时间,如果不能周遍到达无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者, 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这就吃饭的时间呢,一会儿,就供养了无数的诸佛。
【第二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皆能亲在诸佛之前至心供养,发露显现他的福德善根。一切他所愿求要来供养十方诸佛的珍宝资具,若我不能如其意愿使其满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说一下这二十二愿。可以说呀,很多的菩萨,他都(包括文殊、普贤)他们发愿往生西方以后,他们把家呀都安置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这样,然后呢,再自在的去渡化,到其他世界渡化众生,包括我们这个世界,啊,很多的这个圣贤、菩萨,他的家呀都在西方极乐世界,再来渡化,啊,很多都是这样,他不是说呀,他没有根没有家,到处流浪,不是这样子的,非常多,啊,非常多的,啊,在西方极乐世界呢,其实有很多的院子、空间、楼阁,很多的菩萨在那里,但是呢,他们同时呀又在很多佛世界、其他世界教化众生。
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往生净土,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啊,也可以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到了西方净土呀,阿弥陀佛会教给我们,我们培集呀善根福德,我们有这么多的神通,百千万亿佛世界都能去,回到地球他很容易,啊,非常容易,然后呢,再教化跟我们有缘的众生。想怎么教化就怎么教化,你要通过化身来教化呢,也可以;啊,托个梦走人走了,啊,也可以;愿意呢,来托生在这个世界里边来教化众生也可以。很多的办法,啊,很多办法,等到渡化完了,自然就又回去了。所以一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呀,再渡化众生呀就不难了,真的不难了,因为我们学习这些阿弥陀佛的本愿就知道,阿弥陀佛的威力,给我们具备、具足了这些能力,我们可以普遍的渡化众生,所以说我们看前面阿弥陀佛呀发的愿呀就知道,他不仅仅是阿弥陀佛一个人在渡化众生,他是创造一些条件呀让一切众生往生西方以后都能渡化人,啊,是这么发愿。
【第二十五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所有菩萨,若不能演说一切诸佛无量甚深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佛都是这样的,啊,一切佛都能演说无量智慧,在哪里演说呢,不需要在极乐世界演说,极乐世界呢阿弥陀佛到处都在演说。啊,有了能力,游行一切世界,去那里演说,给我们需要听的众生去演说。
【第二十六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不能具足金刚力士坚固色身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不会有病,啊,不会像我们那么委靡不振,不会,啊,绝不会。
【第二十七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及其所住的清净国土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绮丽,形状颜色殊胜特别,无穷无尽精微美妙,无法用心思去度量、用语言去赞叹。若有众生,乃至获得天眼神通,如果能够明白了知,分别说明这些殊胜境界的 名称数量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就说用天眼去观察呀极乐世界的楼阁的各种颜色呀,你都数不出数来,你要数出来呢,阿弥陀佛就失败了。
【第二十八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乃至只有少许功德者,若不能够亲知明见我成佛的道场树所具足的无量光明颜色,及亲自看到此树高达四百万里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西方极乐世界也有阿弥陀佛成道、成佛的这个树,啊,以后咱们去看看(众同修笑声)。
【第二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若能受持研读经典法宝,讽诵行持为人演说,而不能得无碍辩才无量智慧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也就是说呀,咱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呀,你的口才就有了,啊,你就有了。
【第三十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智慧辩才,若有限制可以度量者, 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智慧辩才无量。
【第三十一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之国土清净光明,皆能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 可思议诸佛世界,就如同面对清净无垢的明镜,清晰照见自己的面相一样。若不能如是者, 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也就是说呀,你坐在西方极乐世界呀就看十方一切无量佛世界,就好像就在眼前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啊,多方便。
【第三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从大地以上,以至于虚空当中,一切的宫殿楼台、莲池流水、宝华行树等,我国土中一切万事万物,皆以种种无量珍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庄严修饰希奇微妙,超过所有世界天上人间的庄严。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熏染十方世界,凡有菩萨闻此香气者,皆能修习诸佛德行。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这就讲呀庄严国土的问题,怎么庄严呢?就靠自己呀你得修习佛法,另外发菩提心呀普渡一切众生。啊,我们学道证法师《发菩提心》讲过,我们得发愿,啊,发愿,没有愿力,不能把菩提心表达出来。西方极乐世界呀它也是有楼阁呀、树呀、水呀,也有这些,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呢,跟我们这个世界有什么区别呢?它是愿力成就的,我们这世界是业力成就的。愿力成就以后,通过这些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就可以呀把慈悲心表露出来,啊,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这些亭台楼阁,闻到一些香气,就能闻法悟道,把我们的心修出来,啊,是这个样子,不一样的,啊,看起来都一样,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这是阿弥陀佛呀用菩提心,用愿力建立起来的世界,啊,是这个样子的。
【第三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若能蒙受我之光明照触其身体者,必定身心柔软愉悦喜乐,超过天上人间一切快乐。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第三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种种众生之类,凡是听 闻到我之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总持一切甚深佛法究竟根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念阿弥陀佛呀也能迅速使我们成就无生法忍,迅速呀成道。
【第三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若有女人闻我名字,至心欢喜深信好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想要舍离者。寿命终止之后,仍然投生女人形象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就是没有女人像。
【第三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命终止之后,仍能继续恒常修习清净德行,以至成就佛道。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 正觉。】
念阿弥陀佛有好处,好处在哪里呢?等我们死了还能继续修行,不会说死了,就又流浪又轮转,就不懂得佛法,啊,其实我们呀过去肯定念过阿弥陀佛(众同修笑声),所以现在成了继续修行。
【第三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恭敬礼拜,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者,那么其余一切世间诸天、人民,无不对其尊重致敬。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咱们修,念阿弥陀佛还有好处,啊,咱们念着阿弥陀佛,世间一切呀都会对我们恭敬。不是我们让人家恭敬,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愿力。
【第三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欲得衣服,随其动念即时而至,如佛所赞叹相应佛法的美妙衣服(袈裟),自然着身,如果我世界中所有衣服还需剪裁缝纫整染洗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连衣服也给准备好了,不用再自己去做去了。
【第三十九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诸天、人民,在我世界所受的快乐,不如同烦恼永尽的阿罗汉比丘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到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最低的就是天人,天人呀就有阿罗汉那样的喜乐,啊,那样的快乐,烦恼永尽的阿罗汉,再不会咱们烦恼一起,又受不了了,啊,不会这样了。
【第四十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随其意愿欲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清楚地照见,就如同面对清净的明镜看到自己的面相一般清晰。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你观察呀其他佛世界,啊,不是光观察就像咱们观察点地球,人家是一切佛界。想观察呢,就前面出一个明镜,就照见了,就出来了,啊,比电影还快。
【第四十一愿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字以后,生生世世乃至得成佛道之间,如果还有六根器官残缺陋劣不具足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不会有残疾者。
【第四十二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清净解脱三昧,安住于此三昧,于一发起意念的刹那,即能供养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仍然不失禅定之念。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这个呀,也教给我们一个修行啊或做事的方法,我们得修成三昧,念佛呀阿弥陀佛会加持我们,迅速获得清净解脱三昧,那么呢再去做事,一刹那间就供养了十方无量诸佛,但是呢,心不失于禅定之中,你还说,你说做了,我们一做事呀心就乱了,啊,一做事心就乱了。但是修行证悟了三昧以后,心不乱,可以做无量无边的事,啊,是这样。
【第四十三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过我的名字,临命终后,即得投生尊贵家族。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如果不能往生,念阿弥陀佛也有好处,下一辈子咱们投生的家庭很好。
【第四十四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即能修习诸菩萨行,具足无量福德善根。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念佛名字呀就能具足呀无量的善根福德,啊能修习菩萨行。
【第四十五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能够获得普见一切诸佛三昧。安住如是三昧之后,生生世世乃至成佛,常能见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这一条呀也很重要,啊,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修行的原则就是常随佛学,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怎么学习呢?就不能离开佛。即使像菩萨,也不能离开佛,永远不能离开佛。跟佛学,这是唯一的原则。跟佛学不会错,啊,跟其他的学往往就错了,啊,往往就错了,因为只有佛呀是觉悟者,啊,其他呢,六道之内都不是觉悟者,随六道之内学,那肯定是错的,所以这一条呀非常重要,啊,非常重要。念阿弥陀佛有好处,今后生生世世可以见到佛,慢慢修行不能断了层。
【第四十六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我国土中一切菩萨,随着他心志意愿想要听闻到的佛法,自然得以听闻。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这个也很好,大家呀如果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呢,极乐世界有啥好处呢?你想听啥,它就来啥,啊,还不需要读书,读书太笨了,啊,树叶哗啦一响,你听啥佛经就出来了;你走到水边呢,水边流淌的声音,哗啦一响,又是你想听啥讲啥,而且说出来的呢,正好能对着你的意,一下就能听懂,这么学佛多好。
【第四十七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不退转于佛道之位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你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一直修下去,一定能够呀到不退转的境界,啊,一定能成佛的。
【第四十八愿:设使我当得成佛时,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现生即得达到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于诸种种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啊,按照修行次第,一步一步就上去了。
【当时法藏比丘说完此四十八大愿之后,大地普遍六种震动,天空落下殊胜妙华,空中传出音声赞叹:“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大愿之后,专一志向投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其精进修行所感召的佛国世界,开阔广大无有障碍,超然殊胜独特美妙,其所建立的国土久远恒长,无有衰恼无有变异。于不可思议百千亿那由他年岁久远劫来,积极培植菩萨无量的福德胜行。从不生起贪欲之心、嗔恨之心、恼害众生的心。不起贪欲想、嗔恨想、恼害想,不着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忍辱的力量坚固成就,从不计较抱怨一切劳苦。少欲知足,毫无染着嗔恨愚痴之念,心念住于三昧定意、恒常处于无为寂静,一切智慧通达无碍。没有虚伪谄媚邪曲之心,和颜悦色,柔软爱语,时时主动流露关怀问候的慈爱心意。勇猛精进于自己所立下的志向誓愿,从来没有懈怠疲倦。专意追求清净纯白的善法,惠赐利益一切众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上地庄严自我之身心,具足种种福德善行,令一切的众生,功德利益皆得成就。】
这一段说什么呢?就是说着我们昨天(学习)的净行品,阿弥陀佛呀也修过净行品,跟我们现在准备学的是一样的,啊,一样的,同样呀都是在心地上随顺菩提,改正自己,把一切众生呀放在你心里边,啊,追求一切佛道,成就一切善法。这么做干什么呢?就叫庄严佛世界。这个建立佛世界呀,在咱们这个世界建立,就是靠砖石瓦块,建立佛世界呢,要靠发菩提心来建立,在心地上建立,最后就成就了佛世界,过去所有佛菩萨都是这么建立的,将来也是这么建立的,如果我们自己呀也想成就庄严佛世界,我们也得这么建立,就得靠发菩提心、守戒、行善,念念为众生,念念求佛道,这么庄严佛世界。这和我们昨天学的,前面这个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我们怎么修行呀获得菩萨这些力量,是一个道理,啊,一个道理,阿弥陀佛发了愿以后就这么做的,不是说天天搬砖去了,准备买多少水泥,别弄这个了,弄这个建立不了佛世界。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你要是把心思放在外边的东西那都错了,当然不是离开外面这些,修行呀,要放在心上。发菩提心,随顺菩提,啊,广大无边地建立,这样才能真正修成佛世界,让自己的心地呀清净光明,成就佛道。
【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不假造作不起妄念,观察世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远离所有粗恶低俗、自害害人彼此相害的言行。修习一切柔软爱语、自利利他人我兼利的善行。放弃国土舍离王位,摒除财色的欲望,亲身实践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度万行。无穷尽的时劫以来,积功累德。随着其所转生的地方,一任他的意愿和所求,无量的珍宝库藏,自然显发应现。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觉真实解脱之道。或者示生为长者居士、富豪家族、权贵种姓。或者示生为刹利国君转轮圣王。或示生为六欲天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的功德多得无法称叹计数。口中之气芬芳洁净,有如青莲花香。身上的毛孔,散发出栴檀香味,其所散的香气普遍熏染无量世界。容貌颜色端正无缺,身相完好殊胜美妙。手中常常自然生出无尽的宝藏、衣服饮食、珍妙华香、彩画宝盖、仪仗旗帜等装饰物品。如是等事超过一切世间诸天人民的功业福德,于一切法得大自在。】
啊,我们修净行品呀,最后也能够像阿弥陀佛修成这样,你呆的地方,那黄金宝藏一会就冒出来了(众同修笑),手上一出,衣服呀一切的珍宝自然就冒出来了,藏都藏不住,啊,身上的香气,那十方世界一切世界都能薰染到,闻到后自然呀就学佛了,啊,成就这样的东西。
怎么成就呢?就是现在发菩提心,修心,转变心念,像《净行品》文殊菩萨说的,啊善用其心呀可以成就一切胜妙功德,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一切佛菩萨都是这样的,我们修行呀也必须走这条路,只有这一条路才是唯一正确的路,才能修行呀,跟佛菩萨一样。走自己的路子,搞世间的东西,最后呀,只能是非常的下略,比如说到处冒财宝了,家里找一找就那么一点,不多呀,啊,只有这么修,才能真正的建立宝藏,建立呀广大无边的事业,成就一切众生,当然自己也成就了。
【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现在西方,距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的地方,这个佛国世界的 名字称为“安乐”,自从法藏比丘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十劫的时间。
又根据《悲华经》说“:往昔过恒河沙数不可数千万亿劫的时间以前,有一个世界称为‘删提岚’,劫名‘善持’。其中有一个转轮王名叫‘无诤念’,于宝藏如来处,发菩提心,期愿摄取庄严的净土。佛即为他授记,从此向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过一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劫的时间,进入第二个恒河沙数不可数百千万亿 劫的时间内,此时的世界,已转名为‘安乐’,你到那个时候当可成佛,号为‘无量寿如来’。”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时,依据《悲华经》所记载的誓愿,大略与《无量寿经》所发的愿相似。】
这个,阿弥陀佛过去发的愿呀是过去无量无边的时间长了,然后呢修行发菩提心,过程呢也是无量无边的时间,最后才成就了极乐世界,所以咱们不要心急,要慢慢来。
【《一向出生菩萨经》又说“:阿弥陀佛,在无量不可数时劫的时间以前,为转轮王的太子,名字为‘不思议胜功德’,年十六岁时,从宝功德星宿劫王如来之处,听闻到法本陀罗尼。在七万年中,精进勤奋修行学习,未曾睡眠,也不稍微卧倒休息。后来得遇九十亿百千那由他诸佛,于诸佛所说的法语,皆能听闻受持修行学习,厌离在家剃发出世,作出家沙门。作出家沙门以后,更于九万年中,修习此陀罗尼。】
啊,你看,人家学一个法门呀,出家以后修几万年,就修一个。
【又为一切众生分别义理显扬开示。一生之中,努力精进教化众生,令八十亿那由他众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至不退转之地。”】
啊,这就是很多佛经呀介绍了阿弥陀佛在因地上修行的事。
【《法华经》也说 “:过去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年纪出家而作沙弥。彼大通智胜佛既已成佛,说完《法华经》之后,即进入寂静的屋室,经八万四千劫。 当时十六位王子菩萨,各个高升法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大众,广泛说明分别疏通《妙法莲华经》的义理,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等众生。此十六 位菩萨,其中一位即是阿弥陀佛,第十六王子则是我释迦牟尼。”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由本愿力,生起的种种殊胜德行,无量亿劫以来,从事于成就庄严清净国土的工作。现在只取这些经文,约略标示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庄严净土的大概内容,至于极乐世界中其他依报正报的事情,皆完备地记载于种种经典中,现今并不全部收录。】
也就是说什么呢?当时这个大通智胜佛十六个儿子,现在都已经成佛了,啊,是这个样子。在因地上都是兄弟几个,现在都成佛了,呵呵,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修行,过了无量年,也可能都成佛,啊,回头一想,多会都做过兄弟姐妹,啊,也可以,也有这可能性。这个关键呢是长久修行,啊,不要有懈怠的心理。一懈怠呢,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而关于往生净土三辈众生之差别,依照《无量寿经》所说“:那些能往生净土上辈阶位的人,都是舍离在家摒除爱欲,剃发出家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善业功德,以此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像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立刻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往生彼国极乐世界。便于七宝莲华当中,自然化生,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智慧通达勇猛精进,随其意念神通自在。是故阿难,若有众生想要在今生今世便能见到无量寿佛,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业功德,发愿往生彼国净土。】
这个你看,上品往生是什么呢?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业功德,发愿往生彼国净土。发菩提心呀,做一切的善业功德,最后发愿往生,这个呢就是上品,啊,上品。
【其次,那些能以中辈阶位往生的是,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众生至诚深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虽然不能出家修行作清净沙门,广大修习一切功德,然而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习一些善行,奉持斋戒,兴造建立塔寺佛像,斋饭供养出家沙门,悬挂彩缯点光明灯,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此一切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他的庄严身形,具足一切光明相好,完全如同真佛一样,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功德智慧比前面的上辈者稍次一等。至于那些下辈往生的,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人以至诚深心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假使没有能力作种种的功德,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注心意持念无量寿佛,乃至只有十念,念无量寿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或者听闻到此净土法门甚深难信之法,欢喜信受至心爱乐,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净心念阿弥陀佛,以至诚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梦见阿弥陀佛,也同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智慧又比中辈的人稍次一等。”】
啊,这里边讲得非常清楚,那么中品,中辈往生的呢,比上品要造作功德呢少一些,能持戒行善、作种种供养。那么下辈往生呢,这里边也讲得很清楚,得自己念,一定要清楚这一点,下辈往生也得靠自己念,这里边佛没有说,别人我们找一帮人,这人死了我们给他念,他也能往生,没这么说,至于能不能往生,咱们不说他了,呵呵,但是依照佛这里边讲的,你即使下辈往生呀也得自己念,至诚心地念阿弥陀佛,啊,自己念,然后呢,欢喜信受至心爱乐,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阿弥陀佛也行,十念也行,关键在自己,啊,临终前呀你还得听着欢喜,至诚心的念佛,你就能往生,这个呢就叫下辈往生,可以的,啊,肯定可以的。但是得靠自己,一定要搞清楚,现在学净土法门呢,往往靠别人,很多概念呢,哎,你现在得结善缘,要不然等临终呀没人帮你,现在都学成这份了,好多呀,很多呀,很奇怪呀。得自己念佛,要靠自己念。
【按照《观无量寿佛经》所分的九品阶位,其上、中二品,约略收摄包含于《无量寿经》 的三辈之中,而《观无量寿佛经》的下三品的众生,都是在一生之中造种种罪业,末后临终 时,一念忏悔回心发愿往生净土而得成就往生的,这则是《无量寿经》中的三辈所未提及的。】
就是《观无量寿经》呢,九品往生,都归在这个上辈和中辈,啊,这个下三品呢没有说,这个九品往生包括在这三辈里边,啊,上中两品包含在这个三辈之中,下三品呢,三辈里边没提。
【依据《涅槃经》,断善根的阐提众生也有佛性的这个义理宗旨,《无量寿经》的三辈必须要与《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合起来看,它的义理品类才能圆满具足,请诸位读者要详细思惟。】
啊,就是把阿弥陀佛,这个说完了,这个用了一个半小时,这个内容太多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