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冬枣栽培技术


 

陕西省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县域总面积为1776.1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呈坡阶式递降,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降水量514毫米,无霜期212天,为全国红枣最佳适生区之一。大荔冬枣以色泽光亮赭红,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俏销国内外。2001年大荔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04年大荔冬枣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

塑料大棚冬枣坐果率、果重、产量、品质均较露地冬枣明显提高,还可使鲜枣成熟期提前20余天上市,极大满足了人们国庆节鲜食枣的迫切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冬枣已成为大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目前,全县栽植红枣42万亩,其中冬枣15万亩(塑料大棚冬枣5000亩);建成千亩以上冬枣示范园12个,500亩以上冬枣示范园25个。2007年,在大荔县两宜镇、双泉镇、安仁镇、埝桥乡、步昌乡等5个乡镇的10个村推广塑料大棚冬枣55棚、139亩,通过对比,55棚塑料大棚冬枣较露天栽植冬枣提前20-25天上市,产值达到156万元,亩产值万元以上,较露天栽植冬枣效益提高32%2010年全县大棚冬枣总面积达5000亩,平均亩收益15000元,较露地冬枣平均亩收益高出7000-8000元,全县仅大棚冬枣一项增收2240万元,枣区人均增收400元。如今年步昌乡小坡村枣农李建华10亩大棚冬枣在成熟前半个月就被浙江客商以23万元提前订购,上鲁村李青峰9亩大棚冬枣也以19.4万元的高价在成熟前半个月被浙江客商定购。

结合近年来的作务实践,现将塑料大棚冬枣栽培技术归纳总结如下:

一、建棚

建棚选择排灌系统良好的保护地栽培的冬枣园,大棚走向一般为南北拱圆式大棚,采用竹木结构,以钢筋水泥柱支撑,跨度812米,矢高3.03.5,长度结合地段灵活建造,一般为6080米左右。塑料薄膜宜选用无滴膜为棚膜,幅与幅之间相互压茬。在每2个拱架中央用一条压膜线压紧。在棚肩部两幅棚膜压茬处可以留活动缝隙作为通风口。

二、 扣棚及扣棚后温度、湿度、光照的调控

冬枣经过一段自然休眠,1月底到2月初,施足底肥,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既可增加土壤营养,又可提高棚内二氧化碳含量,并灌足水,对树盘覆膜,大荔一带在225228即可扣棚膜。

塑料大棚温度,一般可借助揭盖草苫和开闭通风口进行调节。扣棚前2030天树盘覆膜,使扣棚后的前期地温提高23。第一阶段白天拉起2/5草苫,棚温保持在812,时间维持35天;第二阶段拉起2/3草苫,棚温保持在1015,时间维持34天;第三阶段拉起4/5草苫,棚温控制在1018,时间维持在35天;以后把草苫全部拉起,使棚内快速升温,萌芽前温度控制在1518,夜间78。萌芽以后温度控制在1722,夜间1013;抽枝展叶期温度控制在1825,夜间1015;初花期2026,夜间1216;盛花期2230,夜间1518;果实发育期2530,以后逐渐揭开薄膜,使枣树适应外界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花前控制在80%左右,花期保持在50%60%,其他生育阶段均控制在60%左右,除非旱情较重,一般宜地面灌水。如确需灌水时,水要经过预温后在早晨灌入。冬枣属喜光性树种,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只要温度允许,可尽量早揭苫,晚盖苫。

三、整形修剪

 冬枣可适当抬高,一般不超过50厘米。选36个健壮枝作为主枝,扣膜前采用拉枝、撑枝、坠枝等方法降低树体高度,以低于棚膜3040厘米为宜。对发育枝进行短截,疏除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对结果枝和主干旺枝进行回缩,更新结果枝组,以保证树体紧凑矮化。修剪以生长季为主,主要是对枣头进行摘心,对角度过小的主枝或大型枝组拉成6070°,抹除背上枝,剪除过密枝。

四、 肥水管理

 扣棚后,可用3%5%尿素喷树冠,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及棚内相对湿度。开花期喷施0.3%的硼砂。幼果膨大期株施果树专用肥1.5公斤,同时加强叶面喷肥,每10天左右喷1次,连喷45次。前期可用0.3%尿素和0.3%光合微肥,以增强抗逆性,提高冬枣坐果率,减少生理落果。后期可用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增大果个,提高果实品质。

五、花果管理

授粉   从初花期开始,可在棚内放养蜜蜂,在蜂箱口放一平盘,盘内加糖水,使蜜蜂传粉。同时还可辅助进行人工授粉,在开花后每日上午811时,用毛笔逐花点授即可。      

开甲    冬枣盛花初期,于主干距地面20厘米处进行环状剥皮,宽度在0.20.5厘米。开甲后晾23天,然后用塑料布包扎好即可。

疏果    如冬枣坐果过多,树势极易衰弱。留果量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枝的强弱来确定。一般大枣吊可留两个果,小枣吊可留1个果,弱枣吊不留果,枣头枝上木质化枣吊养分足,可多留果,以提高产量。

 六、病虫害防治

塑料大棚冬枣主要病虫害包括枣锈病、枣炭疽病、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要及时对症下药,防止蔓延。扣膜后1周喷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前喷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防治越冬病虫害;以后视情况喷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等,消灭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害虫;果实生长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以防治枣锈病、枣炭疽病。

七、采收  

因冬枣的物理性质和鲜食的特殊性,须人工进行采收。采摘方法是用手握住枣果向果柄弯曲的逆向轻微用力,即可把枣果连同柄一起摘下。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先摘外围,后摘内膛,先摘下层,后摘上层。另外,采收也可按冬枣的不同用途合理掌握采收期,对需贮藏和长途运输的冬枣,一般在微红或半红期采收;对就地销售和鲜食的冬枣,应在全红脆熟期采摘,这样可在提高冬枣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