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10年全国质量奖”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58家申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奖,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唯一一家获此大奖的企业。
有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提升本国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准,强化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设立了质量奖。日本于1951年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戴明奖,它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迅速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87年就按照《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欧盟也于1992年设立了欧洲质量奖。因此,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经协商决定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工作,2005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公布的历届获奖名单,江淮是我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获此大奖,也是车企第二次获奖,2001年上海大众曾获此奖项。
全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管理奖,代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全国质量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前不久, 江淮汽车公布前三季度业绩的预增公告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近34万台,2010年40万台全年目标指日可下。同时预计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20%。
作为江淮汽车,1998年通过9001体系认证,随着规模扩大,2005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的认证,2006年和2007年又分别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总装备部的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等,体系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坚持运用TQM、SPC、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以及全员参与、团队改善、团队学习实验室等方式用于质量提升活动中,公司质量管理的职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而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时间却恰恰选在2005年,此其时,正是江淮高速发展期,理念、标准、体系、工具应该已自成体系,为何还要用五年再磨一剑?
中国为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于2001年创立全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 2004年以前,评审标准是等同采用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2004年8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融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质量奖标准基本内容,在评审中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截至2010年,仅评选出82家获奖企业。
一位参与过全程评审的江淮管理人员说:“从2005年导入,评审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检视的过程,五年内有着四次反作用力,在这过程中要树立标杆,全球、不同行业中去找标杆,去改进。第一年觉得自己的成长性很好,但是放到卓越的标准上去比较,与行业标准、竞争对手去比,就会发现差距,然后通过测量分析,不断改进。通过中质协专家对指标的评审去指出问题,公司内部抓改进,不断对照,绩效结果显示进步,通过标杆作用不断提升质量。”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学习,兼收并蓄,自成一体,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了。
“做的比说的好,作为地方国企、民族品牌的江汽公司,满腔热情、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地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在全国是少见的。”专家组如是评价。
有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的政府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提升本国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准,强化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设立了质量奖。日本于1951年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戴明奖,它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迅速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87年就按照《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欧盟也于1992年设立了欧洲质量奖。因此,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经协商决定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工作,2005年更名为全国质量奖。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公布的历届获奖名单,江淮是我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获此大奖,也是车企第二次获奖,2001年上海大众曾获此奖项。
全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管理奖,代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全国质量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前不久, 江淮汽车公布前三季度业绩的预增公告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近34万台,2010年40万台全年目标指日可下。同时预计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20%。
作为江淮汽车,1998年通过9001体系认证,随着规模扩大,2005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标一体化的认证,2006年和2007年又分别通过了TS16949体系认证、总装备部的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等,体系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坚持运用TQM、SPC、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以及全员参与、团队改善、团队学习实验室等方式用于质量提升活动中,公司质量管理的职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而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时间却恰恰选在2005年,此其时,正是江淮高速发展期,理念、标准、体系、工具应该已自成体系,为何还要用五年再磨一剑?
中国为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于2001年创立全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 2004年以前,评审标准是等同采用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2004年8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融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质量奖标准基本内容,在评审中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截至2010年,仅评选出82家获奖企业。
一位参与过全程评审的江淮管理人员说:“从2005年导入,评审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检视的过程,五年内有着四次反作用力,在这过程中要树立标杆,全球、不同行业中去找标杆,去改进。第一年觉得自己的成长性很好,但是放到卓越的标准上去比较,与行业标准、竞争对手去比,就会发现差距,然后通过测量分析,不断改进。通过中质协专家对指标的评审去指出问题,公司内部抓改进,不断对照,绩效结果显示进步,通过标杆作用不断提升质量。”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学习,兼收并蓄,自成一体,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了。
“做的比说的好,作为地方国企、民族品牌的江汽公司,满腔热情、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地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在全国是少见的。”专家组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