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价是美10倍 刘效仁
国家发改委近期正就阶梯电价征求意见:阶梯电价分3档,基础电量为110度或140度,超出最高档提价2角。广州电力部门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广州户均用电量很可能超过国家的平均数上限140度,按全省覆盖70%~80%的概率计算,将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被平均”,最终电价还是会上涨。比较国外的情况,综合考虑人均国民收入,中国电价则是美国的10倍。如此再推高,国民何以承负?难道我们真得必须像发改委专家所称,“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 2010-10-15 广州日报、14日新华网)
中国的电价究竟高不高?此前,据发改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居民千度电价分别为:德国263美元、英国231美元、日本176美元、法国169美元、美国114美元、韩国89美元以及中国69美元,中国最低。其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接受新华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全球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持续上涨,2003-09年间,欧洲各国工业电价年均上涨约10%,居民电价年均上涨约8%;我国除居民外的其他行业电价年均上涨4%,但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用电价格一直未作调整。认为居民电价与工业电价比价关系严重失调,既与国际上居民电价高于工业电价的惯例不符,也与当前较高的一次能源价格不相称。(2010年10月12日 新华网)但不能不说,只看到百姓用电消费低,只看到中国电价上涨率低,不看到国民收入与国际社会的巨大差距,显然有失偏颇,就可能遮蔽民众负担过重的真相。
难道不是吗?按2008年德国人均国民收入42440美元计算,其千度电价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为0.62%,美国的这一比例为0.24%,相比之下,中国则为2.49%。也即中国的电价是德国的4倍多,是美国的10倍左右。这一比率既让百姓大为惊讶,也会让职能部门汗颜的。让人不解的也正在这儿,有关部门为什么只讲一面话,不讲辩证法?为什么总拿咱的低比人家的高,却讳言咱们的负担沉重?为什么只讲涨价有理,偏不在控价上下功夫?况且电价既与能源有关,也与管理成本相系,而咱们的管理成本包括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早就成了国民不能承受之重,为何就不能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下大气力,节制一下浪费,节约一下成本?
“抄表工月薪8千元”,已是公开的秘密。人民日报的调查也显示,一些垄断行业、大型国企以及某些行业部门的福利水平过高,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垄断行业所谓减薪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好多人还“明降暗升”。 ( 10月14日 人民日报) 央企高管职务消费,差旅费、会务费开支过大,涉嫌浪费等,也一直广为舆论所诟病。前中石化老总陈同海有一句名言:每月交际花一二百万算什么。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据悉,陈每日挥霍的钱超过4万元。(10月15日 长沙晚报)为什么管理层就不能拿点儿管用的措施,将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高浪费降下来呢?何以每一次治理都是“认认真真走过场”,最终总是草率收场不了了之呢?
曹长庆司长表示,目前居民电价整体不具备下调的基础。这究竟是不可为,还是不愿为?即使如何,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总得有制度性的救济吧,遗撼的是,在此次梯次电价改革中,关乎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惠民政府却因为操作难度比较大,未作统一规定,“拟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决策”,显系懒政行为。事实或将证明,所谓的“分散决策”,对于经济较困难的地区也说,就意味着“不决策”。
或减免税收之类,减轻企业负担;或遏制行业间分配不公,节约管理成本;或通过派红利的方式,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是政府的神圣职守,岂能一味听任物价一拥而上的上涨?将中低收入者置之水深火热之中?http://news.163.com/10/ 1015/03/6 J0N3Q0O00014AED.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10/15/c_12662442.htm
通联: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刘效仁,235300,电话,05578038857办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