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巴比计划”正在计划于中国实施,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针对中国的富翁们筹划已久的慈善晚宴的邀请函,估计已经如天外飞鸿般地飘至中国亿万富翁们的案头。
真是美国版本欲在中国上演的“鸿门宴”啊。
那些中国福布斯们,那些胡润百富榜上名列前茅的富豪们,那些经常在公众面前或媒体界大做宣传与推广力求在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同时也想成为社会红人参与明星阵容的少年财俊与阔佬大亨们,此间一个月的时间也许正是坐立不安的时刻。因为,随着身价的倍增和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见多识广的中国富翁们已经对与比尔盖茨巴菲特共进一次晚餐估计早已不再如N年之前的那般向往,他们认真考虑的是该不该参加这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道场,他们是否会在现场中被指名点将。
这是否是一场巴比计划策划的“迫捐”或“诱捐”。如果是,难道,真的是那些极少数吝啬的中国富翁们激起了这两位大佬的意兴?在世界的的眼光里,中国富翁们需要如此的“启发”才能有效地把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到底,才能真正把慈善当作经营业务同等对待,才能不断果敢地捐出自己的身家与资产,不管是裸捐,还是半裸,还是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裸。
啧啧,传统的中国富人的思维是“不露富”,但是,信息社会已不能令富人们遮掩他们的财富。
曾几何,胡润的百富单,被中国传媒界戏谑地称为“杀猪单”。谁上榜单,谁离着出事儿就不远了。
那么,巴比计划呢?这场慈善中国行是否是对中国富翁们的醍醐灌顶?难道,中国富翁们只有通过如此这般的外力推动才能有真正的慈善表态,才能被迫宣告他们行将捐出的具体数额?非也吧,数数中国最近几年的几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哪一次不是大量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慷慨解囊?或者,也许,捐出的数额不够?或者,还有富豪们在慈善领域里还没有觉醒还纹丝不动?不会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富不仁者,毕竟是社会中的极少数吧,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企业家和富翁们,都是一心向善的。君不见,除了国内慈善组织之外,很多的公司和实体机构都已成立带有慈善和公益色彩的基金会,这是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力明证。
巴比计划的邀请,到目前似乎还应者寥寥,除了张欣、陈光标、冯军等对此有所表态,有的甚至喊出了“裸捐”“半裸”“逐步全裸”的口号。其他企业家尚处低调或不知声儿的阶段,有的已放出话来他们那个时间点有更加重要的安排,或者请秘书们或副手们代为参加也未可知。做为公众的我等,不希望看到该场晚宴成为口号的海洋、慈悲的秀场。
上善若水,但愿慈善者继续慈善下去,尚未慈善者迅速打开慧根。
除去慈善的概念,这场慈善中国行,是否还是一场对中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龙头机构的再次撬动?
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深谙此道,数亿数十亿百亿身家的世界富豪更应道高一尺。君不见,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热地,首都北京的房价和地价早已大大超出了美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奢侈品的价格更是如此,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和奢侈品市场依然有更加活跃和上扬之势。世界各地的热钱曾风起云涌般地涌向中国,那么,现在,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热钱可以涌向世界。比如,海外抄底,这个概念,曾经是神话,但是却在近几年被中国企业家们卓有成效地践行,海外并购与境外置业似乎已司空见惯。
收回我们的思路与目光再来聚焦巴比计划始作俑者的这两位世界顶级富豪,一位是产业资本巨头,一位是金融资本大鳄,他们曾在短时间里快速地积聚起巨额的市场与财富,之后,他们都做了慈善基金会,而今天,美国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拥有者手拉手地联合了起来,本次的巴比计划是否是他们在商业运营极度成功之后的又一次妙手之作?以慈善为契机的重新洗牌,中国资本和世界资本在中国与世界的再次融合是否该成为本次计划之后的另一话题?中国的企业家与慈善家们也该认真地思考下了,难道我们的慈善计划一定要通过他国的作用才能真正走向正途与坦途。
中国的企业家、资本家和慈善家们,是否也该在别人联合我们之前,就率先地牵起手来呢?历史上和现实中,我们做得也不差,现在,我们也要在世界的舞台上表达属于我们自己的“积善之家”。
积善之家,这个概念,还要在中国和世界的范围内,做大、做强、做好。而“裸捐”“半裸”“逐步全裸”的这些口号与承诺,不能仅仅地成为巴比计划的应景之词,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和诺言的兑现。更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慈善事业不能仅做跟风或尾随者的角色,而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声音,独立的体系,并逐步成为世界慈善领域的先行者、创新者与探路者。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20100915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