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假借投资理财之名毁了房地产


 

    邓小平自从说了那句话后,着实让一部分国人先富了起来。从改革开放的“下海”潮到21世纪的“理财”热,中国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创富、致富的故事。在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全民学习投资无疑成为新社会的主流。然而也总能让人居安思危,随着投资理财的深入,过度强调对金钱的追求让整个社会价值观有些偏离。从而也伴随着诸如“炒房团”、“炒股票”等词汇的流行和蹿红。

    中国房地产才区区不过20年,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中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们的意识观念不平衡的发展让我们深感危机。投资理财本是好事,也值得骄傲,特别是现在人人皆谈投资的时代,能够有一个投资理财的好脑子和好身手更是人人尊敬。但是人们对投资理财的误解让许多人价值观有所扭曲。

    不信,不妨认真想一想。多少人会骄傲的对你说,这是个投资的时代,金钱永远是给那些聪明的人。买房无疑是对劳苦大众最适用的说法了,买房就是投资,还贷就是理财。这也没错,可是如今房价已经高到了天上,谁都知道不是劳苦大众所能承受得了的,也就是说买房不是人人都那么轻松的来说的。但他们总有借口,投资有错吗?买房有错吗?买房永远能赚钱。这种观念一代一代的教育着我们,都知道买房只赚不赔。试问一下,如果是这样,那还叫投资吗?哪有投资只有只赚不赔的道理?所以说,房地产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投资,就更不用说那些假借投资之名而大搞炒房之实了。

    在投资买房的观念里有一种误导,过分强调房地产的投资属性,而忽略了房地产最终是用来给人居住的使用属性。正因为一些人假借投资理财的幌子大肆宣扬只要买房就是投资而且包赚不赔,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真的只看到了房地产的投资功能,也就是“财”上。“钱”是很容易让人眼红的,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逐步发展,炒房无疑是对房地产投资功能最好的诠释了。

    中央政策很明确,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实际上多少人的所谓投资实属投机。如果没有这些老鼠坏了房地产市场这锅汤,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遭。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买不起房,更不会说房子供不应求。

    房地产投资是大有学问的,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密集出台,抑制炒房行为的政策轮番上演。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房贷的还贷技巧、房产税的征收等都透露着投资的学问。关于房地产投资的知识很多专家都会讲,而我只想从人们的观念着手,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投资,什么是假投资。

    去年一位经济学博士曾经鼓励年轻人买房,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她的研究方向,她应该给购房者买房投资以合理建议,而不是鼓动没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去买房。经济学家鼓励大家去买房,对个人来说我倒觉得从理财的角度或许真正能获利,但是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不是从根本上讲经济规律,而是鼓动大家去不切实际的买房。一个听了没啥,如果大家都相信这将是何等的隐患?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本应该是朝阳产业,现在却是不得不承认有点晦涩。房地产就是被某些不当言论给毁了。所以我要为大行其道的“投资”泼泼冷水。

    大师级的金融理论家索罗斯曾演绎过这样一个逻辑:因为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那么他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这个逻辑后来构成了他的金融战略的核心。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亦是如此,人们不断接受着错误的引导,从而导致价值观被扭曲,意识形态也被扭曲,当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达成共识,并有继续炒作之意时,这种认知也就处于危险的边缘了。

    我们姑且不论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对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来说,其实并不一定是购房者太多、市场供给太少,而是投资者过多。大量的投资者利用银行便利的金融杠杆进入房地产市场,直接导致房价飙升。关键是他们认为投资无罪,投资光荣,殊不知有多少人属于投机行为。特别是那些炒房团也居然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在搞房地产投资。

 

推荐阅读   2010年楼市6喜兆 民工买得起房?

炒房让中国人在富豪榜上很有面子

2011年房地产崩盘会应验吗?    新华社连批高房价要不要封杀

三无80后:高房价逼我打光棍    致穷人:政府不降房价小秘密

90后搞怪评剧《卷席筒》笑爆全场    中国最贵豪宅被90后买走说明

驳任志强:低房价的10大好处    判断买房是否合适的三大标准

房价即将被迫迎来拐点时代?    购房者遭强奸为何仍有激情?

80后坐拥11套房子却还在叫苦    买房后悔了请不要怨“傻根”

中国房价究竟降多少才合适?    10个绝对常用字念对1个算你狠

买房应学计划生育一户一房制    山西煤老板们买房的10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