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小鸽谈商业模式(之二)
——商业模式是什么?
商业模式是什么?世界上有很多专家给了它不同程度的定义,但仍是从来没有过统一或权威的说法,就算有人给它作出所谓的商业定义,我想也是勉为其难,自圆其说罢了,为什么我这么说?且看后文,因此,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个主题,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之后开启“悟”的大门,从而通过自己的悟性来获得更好的事业人生,获取悟性中蕴藏的智慧财富。
我们也许不具备这种智慧来诠释这个神秘的不知名的生命体,但有一个人可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道”,如果可以它是说得清楚,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了,它决定了一切的存在,它是宇宙之母,“道”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由于文字表达本身存在的一种狭隘性,所以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难以说清,可它的确存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悟”中。而我们的企业之母是谁?是“商业模式”,它正是老子思想中的“道”,无形,无色,无味,但无不存在,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以及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产业链上的每家企业和个人,每一份收入都是它在决定着。“道”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意识形态,而不是固定的,所以专家们不用去定义,也不能标准化,也不能去给它过多的框框条条,它是每个人、每家企业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的“常态”,因此,商业模式不能去照搬照抄,不可背“道”而驰,人们要明白,人是不可胜天的,更不可违“道”,否则一定让你痛苦以至于使你全面崩溃。
老子的德经写了很多,象“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简简单单的字说明了什么?海之所以能有此威力成王者,是因为它愿意处在最低层,让百川喜爱,才能让人敬重,这都在说明了德的伟大,又如:“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人不可能用智谋做成大事,越是觉得自己聪明的人越是最不成大事,也在说明德的伟大能量,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中者治企,大者安邦治国,必然都将以败告终,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了,企业如果缺失德的话,也用不着去考虑会成功的商业模式了,因为结果必定全面崩盘。又如:“
“道”就是宇宙规律,“德”是宇宙的灵魂,“道”之所以有这种神奇能量,是因为有“德”,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正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老子还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最崇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天道。所以说,企业要想源源流长,基业长青,生万物,如若弃此灵魂,必定败亡。
因此,在思想上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商业模式”正是企业的“道”,而企业的灵魂就是“德”,用现代商业语言来表达就是“客户价值”(注:客户指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广义上的客户,即产业链上的所有个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另一个结论:缺失“德”的商业模式,一定是一个使企业败亡的商业模式,无论你请谁做营销策划,请谁代言,投入多少广告费用,都于事无补,终究是以败告终,因为那些仅仅是“术”的层面(有时间再共同探讨“道”、“法”、“术”、“器”跟企业的关系)。上篇中我们在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今天的“商业模式”只对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才有用?答案也一目了然。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想大家对“商业模式”的内容也就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至于它的意识形态,大家可以想象“水”和“空气”,各人思维中应有各人不同的形态,很多企业或个人或国家都可以不同,但无论如何,一定要通过我们真心实修,才能体会到德与道的内在联系。
下面我用小段时间来整理一下,将举例说明我亲自操作过的几个品牌和几家企业的发展、成功或败亡与商业模式的各层面的关系,让大家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它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并结合自已18年来的社会生活及创业历程全面剖析出来,全面解释商业模式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它又在起什么作用。请大家不要错过,你的人生或许从这里开始改写。
为什么说 “商业模式”跟你的个人财富有关?
为什么商业模式也会导致人生败落,甚至锒铛入狱?
为什么有的人努力一生却贫困一生?
且看《商业模式之三》——商业模式是什么(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巴小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