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并购时代在中国兴起


外资并购是2006年的热点,但并购市场上的真正主角却来自中国。地漏  一方面,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充分经受住了WTO过渡期5年内的洗礼和考验,继续纷纷走向海外,去获取他们最想获得的资源、技术、品牌和市场。
    2006年,在陈同海领导下,中国的巨型国有企业中石化加快了海外找油的速度,彻底更改了外界以往对中石化海外战略相比中石油、中海油而言“缩手缩脚”的评价;郭树清则领导建行拉开了海外扩张序幕,成功实施了中国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以97.1亿港元收购了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在2006年收购了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这项收购包括专利技术、生产装置、销售渠道等。
    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明星施正荣则带领无锡尚德实施了目前为止最大一次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案例,令中日业界震惊。借此无锡尚德将产品打入日本电池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国内股票市场全流通改革的完成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可谓开启了以本土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并购时代。
    来自国际调查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ll个月,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共735起,同比增长l.3%,交易金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同期内资企业之间的并购 1270 起,同比增长25%,交易金额约5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7%。中国国内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开始把外资甩在了身后-标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