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儿 · 姑爷节· 一担挑· 小棉袄
——春节民俗系列之三
俗语“一个姑爷半个儿”,是通过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教训》而在天津流行开的。“一个姑爷半个儿”既是中华历史上民族团结的产物,也符合我国传统亲族关系的伦理道德,影响深远,故千载沿袭。天津老人在儿女结婚前夕,总是谆谆告诫:“孝敬双方父母。” 因此,天津姑爷有孝敬岳父岳母的优良传统,忠心耿耿地履行“半个儿”的职责。而天津丈母娘疼爱姑爷,那简直是没说的!
在天津每年春节大年初二,是约定俗成的“姑爷节”——这在国内,可能是绝无仅有的节日。到了“姑爷节”那天上午,在天津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姑爷们都打扮得整整齐齐,带着穿盛装的夫人和孩子,提了着大包小包,前往老丈人家过年。据天津的哥的姐介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属大年初二的生意最好!姑爷节这天,是出租车营业额最高的一天。那一天,也是天津姑爷下厨露一手的才艺表演日。据说,天津男子的业余烹饪水平,普遍高于夫人,在国内各大城市中,那是一枝独秀。为嘛?每年“姑爷节”的实践考验,使手艺层层脆,水平步步高!
天津话与众不同,“连襟”在天津称为“一担一挑”,形象地比喻姑爷们与岳父利益攸关的关系。“一担一挑”就是一条扁担挑着两个筐。这扁担挑在谁的肩上呢?当然是挑在老丈人的肩上了。老岳父有两个千金,俩儿千金各自嫁了人。但岳父母对出了阁的闺女的关爱是有增无减,而这种关爱更多体现在姑爷身上。新婚姑爷被称为“娇客”,丈母娘疼姑爷,那是在辙的事儿。岳父岳母和姑爷的关系,姑爷之间的关系,就是八个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这“一担一挑”,是形象化的比喻,只是说说而已。真的一头儿筐里坐着一个大老爷们儿,加一块得三百来斤,谁挑得起来?不把老泰山压死才怪呐!
在天津市,这种“姑娘是父母贴身小棉袄”“一个姑爷半个儿”的盛况,不禁使没有闺女的公公婆婆,心理上产生一点儿失落感。不知天津人能否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使没有“小棉袄”的老人,也多增添点儿温暖,咱跟“一个姑爷半个儿”成龙配套,再来个“一个媳妇半件袄”,再来个“媳妇节”。怎么样?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