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与行头


  

  闲来无事逛街,看到一小巷里,有个狭窄的店面,是"精修男女各式皮鞋"的,门前有灯箱式广告牌,室内有精巧的机器摆设,店主人是青年夫妇,柜架上下,修好的和待修的鞋子摆放有序,业务挺多的,除了修鞋,还有小伙计专门擦鞋,还代售各类护鞋养脚用品,很潮!

   就在店近旁的墙脚边上,提拎各样新旧款式鞋儿来去的人影下,有一位戴着眼镜的老鞋匠,手头也在忙活,他的头发灰白,满脸皱纹,有种屏息静气的态势,坐在矮凳上,一袭旧围腰,一只只脏兮兮的鞋子在他的腿上胸前颏下颠来倒去地摆弄着,动作不紧不慢,麻线悠悠地穿过来穿过去,再穿过来穿过去,那手,骨节突起,早已变形得只适合修鞋,恐怕干什么活都不灵便了,什么穿着打扮已记不清了,极平常的那种吧,只是在他的手边,除了修理器具,还有一个老旧的箱子,杉木做的,面上已起毛,且有坑缝,下部的榫卯已松脱,靠近前的一边磨得放光了,这个工作台样式也老土,小抽屉随意地拉开一半,里面杂物细碎供修理之需,这副行头连前些年街头钉鞋掌的都抵不上。

   这个工作台,可能是他刚出师时打造的,年深月久,用习惯了,不忍换吧,也可能是出师时,师傅或是家长送给的行头,代表着一种情感,特别珍贵吧,或许是他第一次挣来的钱购置的吧,或许是......然而,这老鞋匠的一副行头,与青年夫妇的店铺对比反差太大,整鞋的技术要领也完全不同,还有只要人在此驻足片时,就会看到店铺方面多新鞋,经常是顾客挑剔的眼光和尖酸的话语,而老鞋匠的摊子跟前旧鞋多,经常是各色人等赞叹的眼光和感谢的词儿,鄙人肤浅,在这样的风景下,只能从这副行头,体味出:平淡的岁月里,掩藏的艰辛追求和深厚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