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发掘事件”被媒体戏说为:是09年终最后一场娱乐秀。
普天疑问:这真是曹操的墓吗?
曹植的遗骨为何不知下落 “曹操墓”真能靠曹氏后丁确定
2009年末,最具轰动古今中外文物界关注力度的事件就是所谓“曹操墓”的发掘,可怜亲手炮制过“七十二疑冢”疯狂奇案的曹操如今已不得安宁,河南在抓狂,考古专家准考古专家伪考古专家及躲在阴暗角落的盗墓贼都在狂躁不安。
曹操墓的如何认定招数迭出,已被正儿八经选择的至少有两套:
最佳套路是到山东东阿县问骨曹植墓,此为正宗;
无奈之举是征集当下曹姓的男丁Y染色体,进行想象中的DNA鉴定,此为“超女超男”式演艺套路。
第一个套路据说已经陷入绝门,来自官方部门的说法是曹植遗骨如今不知所踪。为此我大疑啊!曹植墓的发掘和确定这已是建国后的事,而且都是正规军——国家的专业文物机构参与,怎么就会把曹植遗骨给弄丢了呢?鬼都不会相信此说。如果说美国人弄丢了核弹,我会相信,因为那是一个尊崇天赋人权意识及自由主义传统浓烈的国度,而我们中国的国情家风一向谨严肃穆从不随便,是一个凡事必证件办公讲等级生死都盖章交接有条文备案的时代,说白了是一个人人活在其证件、档案、身份管制极为严密繁多的“脸谱”化体制内,如此规制严明的国度,怎么可能把曹植遗骨这等国家级文物给搞没了呢?想不通想不通!想不通,我可以不想吗?
至于那第二个套路,就是广泛征集曹姓男丁Y染色体进行DNA鉴定,这还用多说不?那是不靠谱的浪漫实验行为炒作。中国的种姓传袭中,如果说能够获得确凿无疑的宗亲谱系沿袭,恐怕唯有孔子一门的孔姓可以当得,其他姓氏谱系可就是牵强附会地能够维持如此之长度了。遑遑千秋以降,中国的姓氏经过了多种原因的更替事故,而且越是古代赫赫皇族,其后代迷失的概率越大。征集今日曹姓男丁Y染色体,谁来确定他们的先辈档案一直是来自曹氏一门的香火?距离我们最近的乾隆皇帝,是否姓爱新觉罗氏不还有满汉戏说的疑云吗?征集曹姓男丁Y染色体进行DNA鉴定的天才们,围绕本资讯的大概齐——首先是难以回答此曹非彼曹的问题了。
我还是倾向用曹植遗骨来确认“曹操墓”的真伪,可是不说曹植遗骨给搞丢了吗?那就撒下人马去找啊!好在此案发生不远,警察叔叔和特工老大不过多费些国家的库银干些正事儿,为找到曹植,可以立功多多。还有还有,发动人民军警开工抓哪些挖“曹操墓”的盗墓贼,总比扯些不靠谱的淡有希望。
以下是胡飞一刀2008年十月初在山东东阿县对曹植墓的影像纪录:
曹子建的墓
曹植墓位于山东省东阿县城南黄河北岸,1951年发掘,出土文物曾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1984年移藏东阿县文管所。
曹子建墓
在河南、安徽等地有四五处古墓宣称是曹植墓,但是目前业内公认的还是山东鱼山的曹植墓。2001年4月在东阿县举行了曹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几十位专家、学者确认了这个东阿曹植墓。
曹子建墓所处的鱼山并不高,却在黄河转弯入海处。
可惜当地人要在曹子建墓所在的小山上盖这么个高楼,又是一个又大又蠢的商业旅游扩张行为,就像当年青岛市拆除栈桥部分老建筑强行建造丑陋的高大商业水泥建筑,破坏了比例小巧精致的栈桥前海湾风景,美丽超凡的青岛海韵就此不再令我思念。
站在曹子建墓所在的鱼山上遥看山下秋色,仿佛留有风烟云荡的三国遗韵。
纪念“建安文学”集大成者曹植曹子建
曹植 (192~232),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等创建“建安文学”流派。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此片及图片说明转自淼淼庄园的博客)在曹子建墓的见证者:东阿作协副主席、作家范玮,北京某律师所律师宋太辉,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主任、著名杂文散文家徐怀谦,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著名美术评论家向隽,聊城作家淼淼,著名讽刺诗人、地方公安局干部郭立河,枣庄日报社编辑、作家兆虎,人民日报社《大地》时政双周刊编辑、诗人任合一。
相关链接:
“操”本不姓“曹”, 何苦“乱点曹家谱”?
1月18日,河南省文物局透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要求曹操高陵按程序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昨天,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子的Y染色体,以期通过DNA鉴定曹操
墓真伪。目前,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已有的基因检测数据库中,找到了48位曹姓男性的Y染色体。 (1月22日《河南商报》)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曹操老先生的确相当精明,不仅生前成功颠覆汉室,身后的“七十
二疑冢”也足以令历代的盗墓贼们抓狂。近来有关“曹操墓”的发掘争议,固然有着旅游开发的利益之争,但恐
怕也与曹操墓本身的疑点太多,难于认定不无关系。不过,曹操的智商再高,恐怕也不懂生物学,再机关算尽,
也不会预见到未来会有DNA这玩艺儿,作为不折不扣的生物高科技,DNA技术不仅能唯一鉴别生物体,甚至还能完
整克隆出一模一样的生物来。看来,有了DNA技术助阵,再加上重点实验室出马,曹操墓拨开迷雾,现出真身,还真是指日可待。
不过,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NA技术固然相当强大,但却必须建立在有当事人DNA的前提下,才能
进行生物体的分辨。可见,DNA技术要想在鉴定曹操墓真伪上有用武之地,前提当然得获得曹操的DNA样本,然而
,这事儿显然并不容易。一来曹操在世的时候,DNA技术还没发现,二来,即便有之,恐怕也要被曹操搞出 “七
十二疑DNA”来。不过,假如这点困难就把专家难住了,还真是有辱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名声。君不见,这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开始在全国征集曹姓男子的Y染色体,曹操的DNA没了,你的后人总在吧,咱挖地三尺,还怕翻不出您的DNA?
看来,手握DNA技术的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在曹操墓鉴定这事儿上,还真是志在必得。不过,考证历史,显然不是生物技术专家们的强项,犯ABC的简单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事实上,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可见,即便曹操的后人都姓了曹,也不过是曹姓DNA中的一个外来品种罢了,被征集来的曹姓男子,与曹操的后裔,恐怕完全是两码事。以这些毫无依据的DNA来鉴定“曹操墓”,恐怕只能是“乱点曹家谱”。
事实上,假如曹操在天有灵的话,看到重点实验室也携DNA技术来凑“曹操墓”的热闹,恐怕也要偷着乐了,“早知有DNA添乱,又何必设疑冢”呢。 (武洁)
2010-01-23
来源:china.com.cn
曹植遗骨下落不明 DNA鉴定曹操墓落空
“安阳发现曹操墓”后续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宣布,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出的一座东汉大墓系魏武王曹操高
陵,但此墓的真伪众说纷纭,颇多质疑声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梅田日前撰文提议,只要找到曹植
墓中的曹植遗骨,完全可以用DNA比对的方法来鉴定安阳“曹操墓”的墓主身份。
而曹操的儿子曹植之墓早在1951年就已经在山东发掘。令人吃惊的是,目前曹植遗骨下落不明,DNA鉴定“曹操墓”想法落空。
山东鱼山曹植墓为学界公认
曹植墓位于东阿城南黄河北岸,1951年发掘,出土文物曾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1984年移藏东阿县文
管所。
“河南、安徽等地有四五处古墓宣称是曹植墓,但是目前业内公认的还是山东鱼山的曹植墓。”东阿县文物
管理所所长刘玉新介绍说。“2001年4月间,在东阿县举行了曹植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果说开会之前还有人存疑的话,会上看到了我们发掘的文物后,几十位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确认了东阿曹植墓。”发现曹植墓砖铭的亲历者之一,国家一级作家张维芳说。
遗骨失踪“辨骨认亲”落空
争论归争论,假如真用DNA方法鉴定“曹操墓”的真伪,那作为曹操儿子的曹植,自然是提取DNA的最佳人选
。既然曹植墓确认无疑,那墓中发掘的曹植遗骨是关键中的关键。自1951年以来,曹植遗骨出土已有59年了,如
今又在何方呢?
“确实发掘出了28节遗骨,当时送到了河南新乡方面,但是此后就下落不明了。”曹植墓考古简报的作者、
长期从事曹植研究和曹植墓管理的东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玉新的回答相当惊人。“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东阿
文物部门也曾多次向河南新乡博物馆等河南文物管理部门以及当时参与发掘的老人们打听,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曹
植尸骨。”曹植遗骨的下落不明,让通过DNA鉴定的方法让曹操父子“辨骨认亲”的设想已不可能。据《山东商报》
相关资讯:
网友恶补盗墓知识
曹操墓的发现,不仅让专业人士发帖详细分析曹操的“盗墓始祖”身份,在百度吧内,一些多年前关于曹操
与盗墓话题的文章和网帖,也被网友翻出来重新热炒。
在“鬼吹灯吧”内,一条发表于2007年5月的帖子:“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被网友们重新翻了出来。此外,网友2008年1月贴出的“盗墓知识――如何打盗洞”的专业帖,元旦期间也被网友从历史帖中“顶”了出来,成为热帖。
网络时代,网友们除了在网上恶补和恶搞各类盗墓知识,还有游戏商,开发了盗墓游戏,让大家都来“摸”
一把。据《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