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仙桃日报 年 月 日)
北岸是喧闹的彭场街,南岸是大片大片的村庄。通顺河就这么蜿蜒曲折地尽情流淌,无意中却常常令相隔咫尺的人们望“河”兴叹。指望渡船,又是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千百年来,人们便几百次几千次地冒出一种愿望:要是有座桥就好了。
一九七五年,终于有一座大桥气势雄伟地横跨南北,载满许多轻松的脚步,羽化了许多沉郁的心情。赶集的人们,不再因为怕耽误上班、出工的时间而发愁,集体的农产口运到集镇卖也少了许多麻烦。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上学不再迟到,回家也多了几份安全感。桥,真好!人们总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赞美它。
然而,一段时间后,那份新鲜感和轻松感早已荡然无存。大桥寂寞地听河水日复一日地汩汩流过。
东风乍起,万物苏醒。一九七八年,改革的浪潮强烈地震撼着通顺河沿岸。当卖菜的大嫂担着满筐蔬菜从桥上走进集贸市场的时候,当个体户满载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桥上走过运回店铺的时候,当农家人迎来送往四方客的时候……人们似乎又重新认识到桥的价值。
就是这么一座普普通通的桥,把南岸的乡村和北岸的集镇连成一体。于是,北岸的工厂和南岸的农家楼遥遥相望;于是,北岸的经济市场和南岸的经济市场融为一体……桥,真好!人们还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赞美它。
桥不再显得孤单寂寞。白天,桥上是歌,桥下是歌。来来往往的车辆穿梭而过,上上下下的船只参差而行。晚上,天上是星,地上是星。老人牵着孙子,凭栏凝望苍穹,讲关于月亮的传说;青年男女手拉着手,听河水沉吟……
桥的的确确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其实,党的政策也是一座桥,那是一座让亿万人民群众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