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在元旦过后正式登录中国电影院。而在美国,12月18日开始放映的《阿凡达》,全球票房已经轻松突破11亿美元,假以时日超过导演的前一部史上最卖座电影《泰坦尼克号》也应该没什么难度。
不过这片子进入中国后,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难题,一票难求。先看几个链接和数据:
一个在我们后面的兄弟,拿着两张 时间不错但是位置极差的票,已经叫出了1500的吐血价。售票厅里也热闹,群众热情高涨,各种方言的骂街。走出来的一般的反应都是拿起电话, 然后愤愤的对着那边说:“我N点来的都没买上票!!(N=4、5、6、7)” 结果如下:1.第一的大婶说,四张起卖,一共2000。2.有一个大叔说愿意把位子卖给我们。(感激大叔卖位之情,保护大叔商业机密,就不透露多少钱了。总之出价让我和老余都吓了一跳。)
虽然怕被骗,不过也没别的招,买了大叔的位子后,群众群情激奋,严禁我也站进去。所以我俩只剩了一个位子.
比这恐怖不差的是北京的电影博物馆,我亲自去体验的:阿凡达和三影堂:同是影像艺术,境遇大不相同.
电影博物馆门口看avatar的排队人群。远处的白牌子上写“3D巨幕票已售完”,他们只能排队看普通3D的片子了。看来北京的电影院还是太少了,虽然有时候白天去看电影都没人近似包场,但如果电影好,电影院就显得少了。
凤凰卫视主持人在网上发起了投票。@闾丘露薇
:请投票,阿凡达在中国各地一票难求,为啥?http://sinaurl.cn/hfRNb

投票结果如下:
那么喜欢跟风是否真是《阿凡达》电影票一票难求的原因?
哪个国家的人民在文化消费方面不跟风呢?真要解读电影票一票难求的现象,还得综合来考虑,这就跟中国的春运火车票是一样,资源决定一切。
我在自己的微博上,回答了这个调查结果。中国人爱跟风,美国人哪个国家人不爱跟风呢?阿凡达如此火爆,一方面表示中国电影院还太少,特别是好电影院太少,另一方面
表示我们平常的电影消费还太低,很多人可能一年去不了一次电影院,好不容易有一个片子改变一下这个囧境,必然拥堵。跟春运类似。
首先,这个片子确实太好,好到几乎很多人无法拒绝的程度。但即使如此,一部电影火爆到如此程度,也实在是不正常。这说明,我们很多人平常的电影消费还太低。有人确实是一年也不去看一次电影。比如中年之后,发现时间紧张,很难抽出一个晚上或一个下午的时间悠闲地去电影院,可用DVD等在家代替,还有刚有小孩的夫妻双方,基本上很难有大块时间去看电影。舍不得孩子,也怕自己父母平时白天带小孩辛苦,晚上工作后或者周末专程再去看电影,对自己父母也不好。所以基本这个群体电影很少看。更主要的原因是电影票越来越贵,确实也是阻碍很多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一大主因。如今阿凡达确实有很好的观影体验,很多一年也少去电影院的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也都杀到电影院去了。一个周末档在国内就票房过亿,说明这个片子的吸引力。
阿凡达有imax和3D版本的精美观影体验,也是导致一票难求的原因。实际上,阿凡达普通版并没有网上传播的这么一票难求,也只是部分有imax影院的居幕版本的票一票难求。imax因其投入成本高,所以基本一家多厅电影院即使引进了imax,也只引进了一套设备。全北京才3家imax厅,必然比春运还紧张。
阿凡达一票难求的另一个原因是片长太长。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片子,加上特别长的贴片广告,占用的时间可能达到普通电影片长的2倍。同样的一天播放时间,阿凡达播映场次明显低于那些平均片长100分钟的片子。平时一个厅可以播放8-10场,阿凡达只能播5场。还得连轴转。这就跟去饭馆吃饭翻台一样,你吃快餐,10分钟可能就轮到你了。吃大餐,一个晚上就这一轮。紧张与否自然不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人在媒体的影响下,希望一睹为快,平时工作忙又只有周末有时间,所以周末就特别的紧张。这跟春运前后几天的铁路一个样,都想赶在单位放假前一两天回家过年,不紧张才怪。其实错开了出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单纯地用中国人喜欢跟风来说明阿凡达一票难求,有失偏颇。说春运票价紧张,也是中国人喜欢跟风,显然不对。其实,看阿凡达电影,可错开了来看。这个片子,档期很长,基本上能到2个月,就跟上映的《2012》一样,到现在还有电影院在播放,几乎可以说创纪录的时长。阿凡达在火爆的推动下,片期可能更长。同时,工作不忙的人,可以专程早晚场去观影,即可打折,又不用劳顿。
当然,《阿凡达》的上映,我相信会极大地提升中国电影院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电影制造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毕竟看电影的人会慢慢多起来,票房会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分级和分类别的电影院也可乘机建立起来,这样对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会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