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的两种不同命运
以什么样的坐标,从什么样的角度与思维来理解写字楼,对写字楼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传统意义上,写字楼被视成与商品住宅一样的出售品,视作房地产开发末端的销售环节中可出售的销售资源,而不是城市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写字楼的核心价值就是其出售价格,即出售时点的市场价值。
无疑,这种思维忽略了写字楼作为城市资源的长期价值,忽略了写字楼的城市价值与产业价值。
北京CBD,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名商云集。在这个北京地价最高的区域之一,国贸中心、银泰中心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芒,五百强的高端客户与高品质的建筑交相辉映,使这个区域产生着强大的能量,也让这片土地不断升值。
然而,同样在这片区域,你也能看到一些写字楼离奇古怪的风景,纸盒子一般的建筑品质、张牙舞爪的丑陋外型、写字楼玻璃窗上凌乱的涂鸦图像,这大多就是那些被散卖掉的写字楼的命运。
这就是写字楼在同一世界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种整合进化为产业,持续为城市、为区域持续贡献价值,像生命一样不断释放出能量,自身也在其中不断增值;一种作为商品被简单地卖掉,割裂成为七零八落、六神无主的散户,为各自小利益与天与地与人斗其乐无穷,自身价值也不断地折减。
华贸中心,当年处于北京CBD的边缘地段,经过五到六年的开发与经营,如今将所在的区域变成了CBD的核心与主流地段。高品质的写字楼建筑、高品质的公司,统一产权与良好的经营,新光百货的开业,丽兹卡尔顿酒店、万豪酒店两家全球著名五星级酒店的入驻,使这里成为北京CBD新的商务中心,也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在这个案例中,城市、区域、客户、开发商取得了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华贸中心
再看看金融街与总部基地的案例。
金融街由于统一的规划、开发与经营,保证了写字楼产品的高品质与产权的统一性,从而为写字楼发挥强大的产业功能奠定了基础,目前,金融街写字楼经济贡献的财政收入已占到整个西城区财政收入的65%以上。
位于丰台区的北京总部基地是以独栋写字楼聚集的产业园形态,占地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目前建成300多栋企业总部大楼,已入驻40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以北京总部基地为核心区的丰台科技园占用不到1%的土地,实现了对丰台区财政20%以上的贡献,成为北京丰台区乃至南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所以,写字楼不单单是商品,也不仅仅是办公或商务的物业形态,更是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的发动机,是提升城市价值的极其重要的城市资源,也是城市吸引力与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感受到华贸中心的远见与智慧、责任与境界,也可以看到某些自称还是很专业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自私与狭隘、虚伪与短视。
毕竟,建筑会说话;毕竟,事实胜于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