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给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绝佳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良好契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但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山西省目前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有的企业挟巨资从煤炭产业退出,进入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利用金融危机给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抓紧产业结构调整。如一些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转型在农业、旅游服务业、金融、信息甚至高新产业进行创业,这是值得赞许和鼓励的。如武拥军通过开煤矿,积累了2000多万元资金,转型为兴办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区,既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旅游和农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在王郭村种植了1000亩水稻,希望重塑晋祠大米的品牌。
山西“煤老板”用积累3000亿资金寻找出路 ,有挺进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占领实体产业高端的;有投资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运作十分成功;有投资信息产业,最近有一家煤焦加工行业的老板转投高科技领域,将电子商务运用到能源领域,建立“中国煤炭信息网”;更有进军农村金融业,今年上半年,山西已经有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150多亿元民间资本注入了小额金融领域,而在这些排队进入资本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中,由“煤老板”投入的资本占到多数。这是目前国内报道经济结构调整较快的省,民企比国企快。
有评论指出,结构调整不能再失去一个十年!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投资依赖和出口依赖,但与此同时,消费率却不断下滑。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投资、税收、补贴、货币、信贷、担保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应当承认,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保增长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要通过深化改革,转换经济发展方式,逐步降低国内经济的脆弱性,进而提高抗击外部风险的能力,化危机为机遇。当前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应从与消费的关联度来考虑。在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我们不能按照赶超发达国家的思路来考虑投资的安排,而是要充分考虑中国当前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的现实情况,以扩大消费总量、缩小消费差距和增强消费安全来安排政府投资和引导民间投资。
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民营企业投资受到的制约和瓶颈很多,土地、资金、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缺一不可,这些要素的取得,对于国有企业可能容易一些;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获取成本依然很高。 民营企业转型的难点集中在土地供应、环境容量、融资支持、财政扶持、税费优惠、项目审批等几个关键环节,政府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给予引导和推动是必要的,但因为“煤老板”本身素质能力所限、产业转型所需市场环境不成熟等因素,专家提醒转型要循序渐进,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政府要和企业一起努力,调整产业结构链,整合资源,分解企业风险,争取在这次市场洗牌中争得一席之地。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事情,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地方政府一般只有几年任期,为追求政绩,有些官员不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花大气力,如何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国民经济结构宏观调整和战略调整是一个大课题,山西省提供了一个好范例,值得研究、推广。
金融危机给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绝佳机会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