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雪庐老人讲述   弟子徐醒民敬记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明儒焦竑在他的焦氏笔乘里说:「孔子言己空空无所知,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盖孔子自得其本心,见闻识知泯绝无寄,故谓之空空,然非离鄙夫问答间也。」

  焦氏所说的「本心」,参以中庸「天命之谓性」,就是本性。焦氏所说的「见闻识知」,就是普通人的错误见解。本性空灵,毫无妄见,所以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泯绝见闻识知,彻见本性,就是空空如也。只说一个空字,犹恐落在空相上,再说一个空字,空其空相,所以说「空空」。「空空」仍是文字,并非本性,所以说「如也」。本性空空,而有大用,所以一个没有学问的鄙夫来问孔子时,孔子只问明鄙夫所问之事的利弊两端,然后将两端说清楚,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是为「竭焉」。说清楚以后,采用与否,由鄙夫自己决定。中庸说舜执其两端,此处是说孔子叩其两端。舜是自用,孔子是对鄙夫而竭,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中道。

    http://www.jingtu.org/d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