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动荡


9610日,先后去了新疆的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并亲历了97日的临时戒严。但是无论是乌鲁木齐街头上购物,还是坐在路边吃烤肉,虽然街上的车辆、行人比平时少了许多,但社会秩序看上去还是比较井然,并没有感觉到大家有多么恐慌。在克拉玛依的两天里,除了进出城要经过例行检查外,市区开不出与往年有什么异样。唯一让人忧虑的是,经过几次冲突后,在维、汉两族心中产生的心理隔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如常……

96,应新疆某开发商邀请,前往乌鲁木齐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此前因为“7·5”事件的影响,行程多次推迟。当听说我要去乌鲁木齐出差后,公司同事和家人都表现出诧异的表情,纷纷劝阻后三思而后行。但已经答应了客户的事情怎能变通,而且前往准噶尔沙漠考察的行程已经安排妥当,于是,还是在星期天下午乘坐联航飞机飞去了乌鲁木齐。

因为工作关系,也是因为非常喜欢新疆的大戈壁、大草原、大冰川,喜欢新疆人的直爽、好客,在过去的多年里,我几乎每年都去新疆一、两次,包括喀纳斯、准噶尔盆地、大峡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伊犁草原、魔鬼城等,几乎走遍了新疆。这一次,计划在完成商务工作后,在此前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看看五年前爬过的沙梁子与现在有什么变化。

合作方的总经理亲自来接机。走出候机楼,当看到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武警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特殊的时间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一路上,合作方的总经理和驾驶员向我说着前几日发生的针刺情况,不时,两人还彼此“通报”所了解的一些消息。我一边听着,一边向车窗外看。周日的大街上行人并不多,但多数行人依然保持着西部城市特有的悠闲步伐,并没有满脸惶恐、行色匆匆的样子。

为了预防意外,晚饭和第二天午饭,我还是在酒店里吃的。

酒店里,客人明显比往年少了许多。往年的八、九月份,是新疆的旅游旺季,也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如果不提前预定酒店,是很难找到空房的。对于我等喜欢到新疆、西藏深度旅游的人来说,衷心希望社会稳定、安定,否则对旅游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我所知,有两家俱乐部就先后取消了阿尔金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旅游考察活动。

第二天下午,到客户公司开会。当会议开到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客户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进入会议室说接到通知,“六点钟戒严,员工尽快回家”。参会人员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慌张,好像已经习惯了似的离开会议室。

谈完协议细节,并与客户公司的董事长聊了近两个小时的天,时间已接近八点了。下午八点钟,在北京已经是晚饭后了,但在新疆还是艳阳高照。

何为大国?首先是疆域辽阔,中国如果没有西藏、新疆,就不是大国。其次是战略位置重要,中国如果没有西藏、新疆,也就没有虎眈南亚和中亚、西亚的资本。第三是多民族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都是多民族国家,都是大国;日本、德国几乎属于单一民族国际,所以无论经济基础多么雄厚,都很难成为大国。第四才是人口众多。

因为不知道下午的事态如何,晚饭前决定坐晚班飞机去克拉玛依。在我的强烈建议下,合作方的总经理陪我在路边吃了我梦寐以求的烤肉。地摊上,几乎坐满了客人,尽管不远处的路口就有武警,但人们的兴致看不出受到什么影响。

随后的两天里,在克拉玛依打了半天高尔夫球,有去了准噶尔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为没法上网,当周四返回乌鲁木齐的时候,才知道周三已经解除了戒严,我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但是,有两件事却让我的心情至今难以舒缓。第一件事,当地一位企业家宴请客人时,执意要求酒店把维族服务生换成汉族分服务生;第二件事是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时,亲眼所见汉族的值机人员对一位五十多岁的维族乘客态度恶劣。如何化解两个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或许是事件过后当地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长期问题。

当飞机离开乌鲁木齐的时候,望着窗外巍峨的天山主峰在夕阳下洒满金色光芒,我心里禁不住发出祝福:祝福新疆早日恢复安定团结的局面,祝福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