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北京市群租房问题愈发突出,因其隐蔽性较强,且安全治安危害性较大广泛因其关注,但是由于具体法律应用缺位对群租问题难以有效认定,而带来监管问题的高难度。
群租问题并非北京独有,实际上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也特别突出,各地均加大力度查处群租问题。在这些大城市,一方面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大量的现房落成,另一方面高企的租金及空置率与租赁需求的有增无减形成的鲜明对比。在这些大城市,由于高房价及低租金,很多业主并不愿意将空置的房屋降低租金出租,因为虽然有租金收入,但是租金收入已经不能弥补装修家具电器投入的折旧。以北京为例,出租房屋的头两年租金基本上还不足业主投入的装修及家具电器,而两年后换租户的时候还需要重新翻新才能租出好价钱,因此,空置房屋的出租意愿并不高,与巨大的租赁需求形成鲜明反差。
最新出炉的“2009中国大学生理想雇主”调查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继续是新毕业大生就业的首选,这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较低收入的毕业生群体将是群租房的主体,群租房无可避免,群租房的存在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实际上群租房究其原因,是各地廉租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的缺位。
经济发展中凸显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欠债过多,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群租房问题,应着眼于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设,目前廉租房建设严重不足,且需要在商品房环境中配建,就像在北京新地王广渠路15号地中配建的廉租房,周边的3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房价包围中,廉租房住户如何消费均是未来住户需要客观面对的事实,可能住得起消费不起。由于租住对象的特殊性,过去由于担心出现所谓“贫民窟”而不集中建设廉租房,才造成现在的廉租房建设欠债越来越多,实际上广泛的廉租房建设也有助于降低空置率及降低租金水平。
因此,集中建设廉租房其实是方便管理,并提供小面积、低租金的居住是市场所需,也是长久解决群租问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