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统计面过窄”不是小事情


“平均工资统计面过窄”不是小事情


柏文学


    统计局7月份发布全国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后,网友称自己工资“被增长”。昨日,统计局表示“被增长”是一种误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较快上涨是工资总体增长过快的原因之一。同时,统计局承认工资统计范围过窄,存在缺陷。(新京报8月7日)


    首先可喜的是,统计部门终于认真回应社会大众对于统计局7月份发布的“全国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强烈质疑,而不是一以贯之的“街谈巷议由你,不怕开水烫由我”。其次更为可喜的是,统计局终于正面承认“工资统计范围过窄,存在缺陷。”再次,美中不足的是,表示“被增长”是一种误解。其实,既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较快上涨是工资总体增长过快的原因之一”,那么确实很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被增长”了,因此不是误解,而是真切的感受。


    回顾多年来统计局公布的包括平均工资在内的社会经济数据在社会大众中的反应,质疑之声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是“审美疲劳”都不夸张。虽然平均工资“被增长”的“被句式”是信手借来的新表达,但是“张村有个张千万,9个邻居穷光蛋,人均收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已经是老掉牙的调侃,想必统计工作者并非不知道。改进国家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便接近社会真实情况的呼声,此起彼伏,只是没有进入有关同志的耳朵而已,或者没被当作大事情而已。


    其实,“平均工资统计面过窄”绝不是小事情。多年来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标识社会贫富差别的基尼系数,我国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远而又远也。要社会稳定,要社会和谐,就不能忽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严峻现实。要引起中央高层对此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视,相关部门就要提供反映社会真是情况的翔实数据。“平均工资”肯定不是翔实的,“平均收入”肯定不是翔实的,因为它会掩盖社会各阶层、各领域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会掩盖收入分布的真相。


    国家统计局明明知道,在金融危机中,处于工资低端的岗位和企业减少,而处于工资高端的岗位和企业变化较小,这是造成平均工资数据仍然上升的原因之一,却还认为工资“被增长”是一种误解。这不仅有强词夺理之嫌,而且也表明压根就没有把“平均工资统计面过窄,存在缺陷”看成是大事情,当然也不会承认这是工作的失职。把平均工资和职工收入的数据统计工作做细、做实、做严谨,在目前计算机十分普及的情况下,应当是不难的;也希望不要说人手少。


《统计局回应工资被增长 承认平均工资统计面过窄>
http://news.163.com/09/0807/03/5G36I91U0001124J.html
《统计局:上半年城镇职工工资增幅9年来最低>
http://news.163.com/09/0807/01/5G31NEDD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