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西方管理思想理论集要——现代管理理论(三)


《探源“管理学”》之:西方管理思想理论集要——现代管理理论(三)

决策理论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是马奇。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把决策作为管理的中心。其主要观点是:

(一)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错了就不可能成功。决策贯穿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搜集情报、拟定方案、选定方案和评价计划。而且,这几个阶段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二)决策的“满意”准则。西蒙主张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佳原则”。由于决策者受到认识能力和和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使决策达到“最佳”程度,而应以“令人满意”为准则。这就是在决策时,不必考虑一切可能的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只要方案满足或超过了某些基本标准,就可以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方案。这可以大大简化决策过程和计算工作量,迅速作出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

(三)决策分为定型化决策和非定型化决策。前者如定货、材料出入等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活动,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不必每次都作新的决策,只要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处理就可以了。后者如新产品研究开发、工厂扩建等不重复出现的非例行活动,就不能用程序化的方法了。西蒙认为,这两类决策并不是截然区分开的,而是象光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其一端为高度定型化决策,另一端为高度非定型化决策,其中还有许多“中间地带”。

决策对于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曰的,但将企业管理的过程归纳为“就是决策”还有待论证。管理的服务和协调属性已经证明,管理不只是判断、指挥、监督,甚至决策。决策只是管理全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无与伦比的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