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上扬,嘉陵吹响2009集结号


 

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内市场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信心指数急剧下挫,摩托车行业整体产销量同比出现近20%的下滑幅度,加上国外市场经济复苏时下仍然是时日未明,出口受堵各品牌都盯住国内市场,这就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纵观市场,各品牌均在苦苦挣扎中度日。
挣扎度日的摩托车行业
首先行业一直叫嚷多年的洗牌在今日仍然未见太大的变化,各品牌竞争格局仍然保持平稳的一种局面;一方面尽管各大品牌在混战中逐渐成熟,开始转向注重品牌核心价值产品的塑造,蜕去了浮华的产品开发思路,如嘉陵“好悍狼”、建设的“五芯产品”、钱江的“555产品”等等代表国内品牌的新品种在产品属性上品牌差异化元素体现明显,但是在当期国内市场上,各品牌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基本满意度仍然没有形成差异,还没有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另一方面,与各大品牌相对应的广东、无锡等地的中小品牌一直总认为会被淘汰,相反其在竞争中却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特别是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为弥补海外市场销售量下滑带来的影响,其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集中从降低成本上着手,采取田忌赛马的道理与品牌产品抗衡。受以上因素影响,国内一线品牌在价值链上两头受堵,向上由于受品牌的局限,没有办法突破合资板块产品制定的价格天花板,且在目前合资价格下压的行动中显得更是异常被动;向下,由于中小品牌其以适应市场低价格需求的高配置、外观时尚新颖的产品投放市场,以短平快的方式脱离摩托车行业赊欠的深渊,无疑削弱了一线品牌在国内市场渠道的竞争力,让国内一线品牌在终端导购销售过程中异常吃力;
其次,由于当前我国生产的摩托车集中在中小排量,其产品价值不高,致使摩托车产业对GDP的贡献度不高,仅相当于汽车行业的1/20,这就让国家决策部门对摩托车行业的关注度不够,相反更多的是不理解甚至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的部门还很厌恶摩托车,认为摩托车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的直接罪魁祸首。受这些因素影响,摩托车本应是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是最能够释放中国最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却因为自己属于机动车而被迫承担3%的消费税,在汽车行业都享受到17%全额退税的今天,摩托车行业协会费尽周折也仅让摩托车行业享受到15%,而且政府都是犹如挤牙膏一样从9%、11%、14%这样一步步挤出来。
此外,09年上半年最大的闹剧莫过于摩托车行业的下乡补贴,在国家为拉动内需对部分商品进行下乡补贴的时候,摩托车行业因为总理的关心勉为其难的被纳入补贴的范畴时,全行业都认为是一大福音,特别是在最早开始拟定实行招标制的时候,国内大企业是欣喜若狂,部分品牌更是迫不及待的在终端进行宣传,一些经营中小品牌、合资品牌的经销商也跟着躁动不安起来,当时流行的行话是谁没有被纳入下乡补贴范畴,谁就将面临出局的威胁。当这一举措刚进入实施阶段时却发现有很多地方下乡政策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不得已改采取普惠制,此后又感觉在实施执行中,把摩托车和家电放在一起好像有点不伦不类,又改从家电实施类别到汽车类别,这一反反复复折腾了几月下来,国家4万亿补贴差不多已经安排妥当,摩托车下乡补贴何时真正到位却造成部分区域市场观望态度强烈。
与此同时,悬在各摩托车品牌头上还有一把利剑,那就是在今后一年时间里必须面对国三标准的出台,自欧二标准实施到今天,可以说绝大部分品牌在技术上都是放了水降低了标准的。但随着环保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认识的不断提高,国三这一标准实施的技术标准的提高,无疑加重了摩托车生产企业的负担,作为摩托车生产企业能否将这一生产成本的增加在消费者环节得到很好的转嫁,当前看来,形式异常的不利。
嘉陵吹响了集结号
这些年来,面对行业的纷繁变化,特别是受此次金融海啸的袭击,摩托车市场各品牌都显得异常的低调,再难有轰轰烈烈的大手笔展现于市场。作为国有老企业的嘉陵更是受前几年产品配套体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致使品牌影响力一落千丈,在消费者的记忆中“嘉陵”这一摩托车金字招牌开始慢慢的黯淡下来。
自07年8月嘉陵新班子成立以来,过去的时间里,嘉陵一直在沉默中度过。一些人士据此判定嘉陵已经到了病入膏盲的地步,甚至开始猜想嘉陵的新班子是不是在酝酿嘉陵如何退出摩托车行业的问题。然而2008年11月8日,安徽合肥召开的首场金悍上市发布会,骄人的现场订购数量震惊了整个摩界,此后相继在全国开展的21场金悍推广会议,更是让行业人士均不能理解以龚兵为首的嘉陵新班子究竟做了些什么工作,居然能产生如此大的力量,敢在市场最低谷的时候用此大手笔,干出行业营销奇迹的举动。
三大举措铸就嘉陵魂
中国摩托车30年,不论是在第一阶段国有企业开启民族品牌摩托车从无到有的历程中,还是到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将中国摩托产业推向的辉煌时代,以及在目前国企、民企努力把产品做到从多到精的第三阶段,可以说,各个时期嘉陵品牌都有其独有的魅力,但这一路下来,嘉陵却又是一直在探索中,一直都没有正真意义上的做强做大,有的时候反显得有点“虚胖”。
嘉陵全面调整转型、强身健体、提升能力和打基础、建平台是在以龚兵为首的领导班子到了嘉陵之后开始的。自08年开始,嘉陵主要搭建了三大平台:
产品平台搭建: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生产出市场认同的产品,嘉陵的领导班子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开始大规模清理、调整,追求单品规模上量,实现边际成本最优化,同时保证品质,提高配件保供能力。此举对于嘉陵来讲,特别是一些鸡肋产品的清理,让嘉陵在局部市场丢掉了一些市场份额。但从长远看,嘉陵建立了轻装上阵的基础。嘉陵在产品平台搭建方面在进行大规模清理调整的同时,积极及时的推出了以金悍、好帅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品、精品,借助全新的推广方式,目前其代表产品独狼、金悍、好帅三款车型目前已经占到嘉陵销售量的50%,嘉陵初步实现了核心产品上量的目标。相信随着嘉陵人的努力,此比例还会增大。
机制和效力平台的搭建:嘉陵通过新班子的切入,在经历了短暂时间的调整后,建立起了一套共同的利益驱动机制,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把控力,而且还有效的推动了市场应对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上下信息畅通,解决问题及时高效的一个企业工作作风,特别是以总裁亲力市场一线调研,集团副总经理直接坐阵前线指挥等等为代表的务实举动,让嘉陵团队、嘉陵经销商、嘉陵用户切实感受到了嘉陵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此过程中,中国许多的企业从小发展到大,从大发展到多,然后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阻碍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在此过程中,调整好了产业结构得到了长足发展,有的企业在蜕变的过程中悄然倒下。
嘉陵作为国有军工老企业,多年来,受大企业病的拖累,尽管有军工背景的支持,但在其摩托车产业发展到中国最大规模的时候,嘉陵与许多企业的发展轨迹一样出现了障碍,开始搞多元化经营,最多的时候企业员工近2万人,结果是盘子越来越大,仅依赖摩托车等少有的几项业务来玩转整个大集团的运转,顿时显得的捉襟见肘。在新的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迅速对嘉陵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一些亏损的产业进行剥离,从而确保摩托车这一主业得到良性发展。特别是在此次金融海啸过程中,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节,嘉陵得到了兵装集团的大力支持,顺利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到位,嘉陵实现了近10年来经营性盈利水平的历史性突破,集团整个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迅速好转。
积聚力量开启新局面
营销系统变革是龚兵为首的领导班子在推进嘉陵前进步伐中迈出的坚实一步,从其推行改革时至今日已初显成效。首先是内部机制推行的精益化生产,通过精化产品实现规模上量,从而有效掌握了对上游配套体系谈判的主动权,实现了提升配套零部件质量的同时获得了规模效应的收益;其次,通过营销系统的变革积累各方面资源,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盘活了整个营销体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嘉陵的大本营川渝区域在目前竞争加剧的时节,聚合产供销多方市场资源、产品资源、品牌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营销体系容颜大挪移,有效实现建设好渠道中间环节、提高渠道政策执行力,统一思想和行动,实现销售价格、服务以及形象的统一,为嘉陵实现“爆发式增长、跨跃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嘉陵通过大范围的导购大赛、品牌警示馆的落成等等一系列向嘉陵内部生产、管理员工展现嘉陵终端销售嘉陵产品时的真实情况活动的开展,充分让嘉陵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生产员工,了解嘉陵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后,是如何接受用户苛刻挑剔的,从而有效让嘉陵的每一个员工都牢固树立起质量意识,以此确立了嘉陵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谁都知道现在金融危机,市场不好做,加上摩托车行业同质化严重,很多企业陷入同质化的泥潭无法自拔,但嘉陵三大新平台的搭建和营销系统的变革,让嘉陵在这个竞争残酷的市场中站住了阵脚,并且逆势上扬,“好悍狼”作为嘉陵现在的战略产品,有着突出的表现。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好悍狼”不仅为嘉陵打开了新局面,更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阵春风,让大家看到,其实市场可以做,关键在于怎么做,嘉陵为行业做出了一个榜样,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