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网推荐画家季秀伟作品


 

 

画家季秀伟简介:


     画家季秀伟:曾任宝鸡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幅作品

  曾在全国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作品大多表现西部山水风情

  笔墨修养深厚,生活功底扎实,受到陕西省知名画家赵振川、苗重安、

  罗平安、崔振宽等的好评。现为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

 


                    故 园 情 深

                           
                            ——浅谈画家季秀伟绘画艺术的美学追求 习 成


    纵观古今中外,故园——是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家抒发感情的,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李白杜甫王昌龄到雪莱惠特曼波特莱尔,从展子虔董源王原祁到米勒尚克拉姆斯柯依、从《二潭映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到《田园交响曲》《兰色多瑙河》《大地之歌》——。

    我们在川端康成的娓娓诉述中领略日本海岛旖旎的风光,我们在叶赛宁热情洋溢的诗情感召下漫步在俄罗斯广褒的原野,我们踏着舒曼《月夜》悠扬柔美的节拍:“奔向我的故乡”——。然而,这一切都距我们太遥远太遥远了。画家季秀伟正是基于对故园的无限情深,用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充满乡土气息的西府故园。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我们司空见惯的那山那水、那屋那窑、那熟悉的门楼庭院、那麦草垛子、那架满包谷的树杈,和山坡上蜿蜒崎岖的小路。从中,让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唤起久违了的,早已淡忘了的童心、童趣。

    故园,心灵慰籍的暖巢。 故园,一个重复千遍而不嫌絮叨的话题。

 
    画家季秀伟的画,没有宏篇巨制的大幅跌宕起伏,没有故弄玄虚的技法表演,没有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他的一帧帧精美的画面,展露的是一种乡土清新,一种民俗质朴,一种清澈浮躁的平静。有人说:一幅好画是能闻出来的。在画家季秀伟的画前,你能闻到泥土的芬芳,你能闻到炊烟与炕烟混合的味道,你能闻到麦子成熟的笼屉香气和包谷收获的农家欢乐。因为,画家季秀伟用他的极富灵性的画笔,看似无意,实则别具匠心的为你营造一个浓郁而贴切环境氛围。一个背篓,一架石磨,一副扁担,一蓬葫芦架——,这些普通的什物,当你把它转换成艺术元素合理的使用的时候,深入细致的观察、博学强记的积累,便是情感自由真挚表达的基石。他用一个艺术家特有的目光和机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我们视而不见的乡村风情,直到我们欣赏他的画作时,我们开始诧异我们以前熟视无睹。正是这样,画家季秀伟几十年如一日师法自然,足迹踏遍西府的沟沟坎坎;写生写生再写生!向生活要灵感,向生活要技法,向生活要素材。但他的写生又不是生活的照搬,更不是生活的、客观的、表象的描摹,而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对生活的深度理解,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描绘,把握。在对景创作中,力求表现出内在的骨风、气韵,有效的组合成“想象的真实”,巧妙的避开了“感觉的真实”,使画面充满了“情感的真实”。正如他所说;我的血管里流淌着这一方水土给予我的血液,我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我理解他这个人,我理解他的画。他是一棵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树,贪婪的汲取着大地的营养。而那茂密的枝叶,正是他生发出来的累累作品,蓬勃着清纯,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综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艺术家,总是和漂泊密不可分的。世事的无奈和累遭冷遇的艰辛,总会让你不自觉地寻找到故园的依托,距离又会使你回首故乡,重新审视那美好的往事,更深刻的解读故乡的含义。如意大利的但丁、马里诺;法国的伏尔泰、雨果;英国的拜伦;智利的聂鲁达——;马蒂斯、凡高、莫奈等等。而我们中国的艺术家们几乎多有这样的经历。远到孔孟、老庄,近到齐白石、黄宾虹、石鲁、赵望云——简直是举不胜举。漂泊是一种状态,漂泊是一种对对理想的热切追求。如果说画家季秀伟在沿海漂泊的那些岁月里,依靠故园题材倍受艺术界关注的话,返回故乡后的作品,依然用他对故乡的真爱和深刻的重新认识,感动着喜爱他作品的人们。

 

更多中国美网推荐画家:
          
     画家陈斌、画家朵尔基、画家胡冰、画家杨允澄、画家万一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