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徐邠简介:
画家徐邠: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品
并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美、加、新、马、韩、港、澳、台等地
展出并被收藏。
在现代都市中想念家园——试读画家徐邠节选
人在春天里,其实是容易躁郁的。这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大好春光欲畅览,欲挽留,日日思忖要向山间水畔去探访一回樱花桃花;另一方面是尘世劳烦,脱身不得,而又明知春去之速,稍有迟延即会错过,无端焦虑惶急。再以同样的心思回观自身,正是前几年流行的一句话,“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不免越发的心绪无根,如风中柳絮,既愿飘飞,又怕沾泥,就这么徘徊感伤一下,半生已过了。
因为易于心浮气躁,于观书观画方面,我极欲收澄心静虑之功。陈子庄的画,虽画田园之趣而掩不住苍劲老辣,弘一法师的字,也是历尽沧桑而借佛家之力炼成的洞明通达。齐白石的画,哪怕整幅纸面上只勾一只虫子静静伏在一角,也是令人感染到那份天地清简中的静气与苍凉。
也有相反的例子。记得是在西安碑林,见怀素狂草,腾龙矫凤,肆意狂舞。人立碑前仰视,一时间只觉意动神摇,惶惶欲跌,赶紧收魂敛魄,平平心气,急急走开。若前面所拈举皆是“静”境,则这一个是“动”境了。然而这样的境界,想亦是无数十年的修为不能抵达的罢。
喜欢一个词叫“人书俱老”,一艺欲臻化境,总离不得一个“老”字。然而,看画家徐邠的画,扑面而来的却是他的年轻,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年轻,干净,清柔,婉媚。画家徐邠如此不同。画家徐邠的草虫,是精心绘就的,也是极端干净的,绝不染一星尘埃,遑论乡间泥土。他的画面,哪怕全部留白,只是一只小虫或一片被虫啮残的树叶,其间流露的都是高度符号化的文人气息,并非真实的、“土气息、泥滋味”的大自然的生物,而是洗脱了实体之滞重的“生之灵”。果然,他的画面如此轻灵淡远,而且他给它们取名叫《天地之灵》。
画家徐邠的清幽、典雅,明显得之于春花秋月,得之于潇洒出尘之心性,得之于对前人的学习与吸纳,而非历尽世事炎凉后对生命的大体悟。由此,他可以成熟,却依然年轻。
不由得联想到走出大观园之前的宝玉。宝玉对美的感受力非凡,并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姐姐妹妹们的无限疼爱,他的美学品味其实是极超拔的:什么叫做“天然”?如何才是“自然之理、自然之趣”?所以大观园中他最不喜“稻香村”。因为强调真实的体验,他既然并不了解真实的农村生活,对于刘姥姥及其身后苦难的乡村所体现的大美,当然绝对无法接纳(尽管隐约有知)。也正是这种“求真”、“顺自然”的坚定观念,使他悖世绝俗,成为红尘异类,成为世人眼中的天外来客。
画家徐邠当下的生命状态,或者有类于此。他的笔下,一派安闲。——遵循贾宝玉的美学原则(亦即曹雪芹的美学原则),既处太平世,绝不应当矫造苦难,不妨坦然尽享安闲,于生命中所遇的一切美细细感悟。他的快乐心态与一派童心处处溢于言表。《天地之灵》系列中相斗的蛐蛐、铺天盖地而来的蜻蜓……等等,等等。
——于意/文
更多中国美网推荐画家:
画家陈斌、画家朵尔基、画家胡冰、画家杨允澄、画家万一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