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的空巢家庭靠谁来养老


    本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说,我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伴随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也大幅增加。同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家长进入老年,我国已开始进入少子老龄化的新阶段。据介绍,目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空巢和类空巢家庭也达到48.9%。也就是说全国有近五成的家庭出现了“空巢”!

    在我国,由于推行了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全国总人口减少3-4亿,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计划生育和城市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加快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现在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化问题也将很快在我国出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短期内即会出现劳动力大军供应减少;20年后,老年受赡养者的数量将超过儿童;到本世纪中叶,劳动力将减少23%,三分之一(即4.38亿人)的中国人将年逾60,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成年劳动者和领养老金的人比例为1.6比1,远低于1979年以前的7比1。这意味着有数亿老人需要赡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也越来越重。

    面对近五成的空巢家庭,靠谁来养老?首先,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必然催生养老方式的转变。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习惯是“养儿防老”,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相当普遍,也是一种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在老龄化社会里,这种养老方式显然无法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众多的独生子女来说,一对夫妻要面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在现行的收入水平和现行的养老体制下,不堪重负,实际上也是勉为其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养老方式由家庭养老向政府和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

   其次,社会养老方式将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前台。那就是,除了国家大力实行普惠制的国民养老政策外,还要组织、动员政府和社会力量,有计划地兴办各类养老机构,给无法赡养的老人养老送终。这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情况下,必须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要向抓GDP那样重视这个问题。否则,严重滞后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将不仅引发社会矛盾,反过来也会拖累经济增长的后腿。

除此之外,还要用战略的眼光来全面审视现有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通过适度微调,着力改善国民年龄结构,这既为有条件地控制人口老龄化进程,也为本世纪未来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展准备比较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从而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