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的旅游火了,“跳岩”成为凤凰古城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道风景。
8月19日,记者前往凤凰采访。一路风光,美不胜收,也就让记者忆起沈从文先生对湘西的精妙叙写来:“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
建于唐代的凤凰古城,古称镇竿,最初是一座兵营,现在的居民则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穿凤凰古城而过的沱江,在古城北门外流淌着,不缓也不疾,不深也不浅。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为了两岸居民过往方便,当地“政府”在河中摆上一路岩石,人们可踩着这一路岩石,一跳一跳地过河去。这一路岩石,湘西人叫作“跳岩”。
上午9时,正是游客渐多之时,记者紧跟着一队游客,从沱江东岸踏上了“跳岩”。走着走着,有游客如酒醉了般地吆喝起来。于是,“跳岩”上的人便一齐吼了起来笑了起来,满河的欢笑声,传得很远很远……游客们还不忘在上面摆几个姿势留影。记者数了数,“跳岩”共有138个,成双行排列,这样游客们便可从沱江两岸对走而不会阻滞。据统计,旅游高峰时,每天走过“跳岩”的游客在4万人以上。凤凰陪同的朋友笑言,这么多年来,记者可能是第一个认真数清“跳岩”数量的客人。
沱江“跳岩”,是湘西特有的交通
跳下“跳岩”,一个穿着苗族
从另一角度看,凤凰的“跳岩”,便不只是一道风景,它天天都在记录着沧桑与变化的史与诗,承接着过去,通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