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万岁,没有喊过;《毛泽东选集》,也没有读过。
毛主席关于战争的战略思想却光芒依旧灿烂!
小平,你好!这样的标语没有见过;《邓小平文选》,也没有读过。
总设计师关于经济的战略眼光同样独到而让人津津乐道。
如果说,毛主席让国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小平同志无疑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马列主义的方法论之一,主要讲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其原因是不同的,解决的方法也要做出调整,不能生搬硬套,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具体”,强调区别。从战略角度来评判,这句话缺乏战略高度,只是被动的接受已经发生的事件,没有预警,更谈不上预警机制以及问题的预警解决方案。只能来个“临时抱佛脚”,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第二:因地制宜
对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无疑更进一步,也更具有战略高度。“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是“因地”之“因”,首先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分析其“因”,从而做到“制宜”之“宜”,没有对前“因”透彻分析,“制”的结果,不可能“宜”。
第三:与时俱进
更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的理念,突出紧跟时代发展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突出“俱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在不断变化,时代在不断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要随之变化。
上述三个方法论观点的不断演变,本身就说明一切皆变化。“与时俱进”无疑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