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报系统和快速反应制胜蓝海


 

位于东京的电器专卖店BIC CAMERA有乐町分店,陈列在架上的ELECOM的商品每星期都不同,如果把不同颜色视为不同品项来计算,该公司所拥有的商品项目高达五到六千种。其中产品寿命最长的为三年,最短的竟然只有数小时。ELECOM公司创办人叶田顺治社长说:“我们自己亲手让公司的产品变成腐朽。”究竟此话的意义为何?支持着公司得以用眼花缭乱般的速度替换商品的,是一套远超过该公司规模所需要的情报系统。ELECOM每年提拨营收的7%投入电脑系统设备,因此可以随时获知各项产品的单位贡献毛利、每日库存量、在量贩店的代售情形以及在公司自有店铺的销售情形等。以这套系统为基准,每项产品从开发到销售,每位员工都有权可以提出“停止销售命令”。只要有员工提出:“这个别卖了。”则该项产品便会从店头消失。据市调公司BCN表示,在日本国内的电脑周边商品市场中,ELECOM囊括了滑鼠、USB、键盘、游戏机控制器等七项商品的销售冠军。其原动力之一,就是全体员工竭力排除“冷门商品”。但事实并不仅止于此。ELECOM是一家没有生产工厂的企业,他们自行开发商品,委由中国或台湾的工厂生产。因此为了配合ELECOM如此剧烈的商品替换速度,代工厂商的速度应对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代工厂的替换速度竟然也是瞬息万变。光是代工厂商名单就多达两百到三百家之多,而且十年来拥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数竟然不到一成。叶田社长说:“时常保持着危机感,才能敦促商品速度替换。”由于电脑周边产品的特性就是市场进入障碍不高,加上台湾及中国厂商的竞争也无可避免。因此ELECOM要想提升目前仅有一成左右的海外业务并不容易,看来唯有设计能力才是制胜关键。ELECOM大约有十五名设计人员。为了提升这些设计人员的能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开发能力,再多的费用也愿意支出。公司的预算无上限,至于费用的效果如何,要看产品寿命的表现。从公司产品到代工厂商,甚至是人才运用,正因为彻底奉行实力主义,才能支持ELECOM在这价格与品质竞争激励的业界中成为生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