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落雨,带本书到荷塘边去读


       哪天落雨,带本书到荷塘边去读

      “ 留得残荷听雨声 ”------之所以想起李商隐的这一诗句,是网上看到本人几个月前“  Мощность форум   ”上的一个旧帖。

     “  Мощность форум   ”上,如商业街道,天天都有关门的,天天也有新开张的。“  Мощность форум   ”上,也如股票市场,天天都有割肉走人的,天天也有新开户往里冲锋的。

       新开张的,新开户的,新帖,都是抱着希望而开张而开户而上帖的。割肉,关门,哑口,都是丧失了信心或是感到绝望的表现。人间,有人绝望,有人渴望;就象同时有婴儿出生,也有人死去一样。人世间,就是生生息息,生息不止。

       人类之理想,民心之渴望,如原上野草。有枯萎的,也有新芽萌发。

       香山认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甫觉得:有春风,野草会生长;没有春风,野草也会生长的。枯萎的归枯萎,萌发的归萌发。人类之理想,民心之渴望,是社会前进之原动力,是人类进步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烈日还是冰雪,都扼杀不了原上草的。

       枯萎的归枯萎,挡不住原上之萌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喜欢香山的诗文,喜欢刘禹锡的诗文,中年以后,喜欢李商隐的一些诗句。而他“ 留得残荷听雨声”,尤其让我眷眷。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某些人的化身,而那“雨声”是天籁,又不是天籁。它还是江南游子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稍解寂寥的心韵!

       两年前,在彭城买了几本人物传记,其中一本就是《李商隐》,但一直没能读。立秋多日了,哪天落雨,带这本书到荷塘边去读。

                                                                          2009年8月21日0500于一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