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第二种顾虑是更要命的,因为对于负面舆论,企业虽然害怕,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应付的经验。可是要说服企业去尝试一种无法评估效果的营销方式,难度非常大。MarketingSherpa的调研数据也说明了这点。
一些方法可以减少这种顾虑:
- 只作为公关或者市场策略中的补充;
- 相关的成功案例分析;
- 零成本或者极低成本的测试;
- 感性理解社会化媒体;
- ……
但是这些方法多少都有些隔靴搔痒的味道。真正能打动企业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看得见摸得着的ROI。国外在这个方面,其实已经有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像Radian6这样专业的社会化媒体测量服务已经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而Nielsen这样老牌的数据分析服务供应商也推出了BuzzMetrics这样的服务为其客户提供社会化媒体方面的分析。
国外绝大部分主流的社会化媒体工具都开放了应用接口界面(API)方便第三方获取数据,而国外的企业客户对社会化媒体也有更深入的认知,这都为这些收费高昂的社会化媒体测量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国内,我们面临不同的环境:最大的BSP是新浪博客、最热门的SNS是开心网、用户最多的
Microblogging工具是腾信滔滔,它们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代表性。但同时它们都非常封闭,第三方很难从它们那里获得较多有价值的数据。
其实,一些国内的公司也推出了叫做“舆情监测系统”或者是其它名字的类似产品,但主要是针对国内论坛的数据监测,其全面性、公正性和真实性都很难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另一种可行性更高的办法是结合企业其它市场营销的评估体系、并利用一些可以得到的数据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前后的对比进行评估。这比建立一个独立的、数理化的第三方评估工具要容易实现得多。
结合网站评估。对企业官方网站、品牌网站、产品网站、企业Blog以及其它的活动网站的测量:来自社会化媒体工具的流量、回复数量、跳出率变化等等。AWstats这样的本地日志分析工具或者Google
Analytics这样的第三方分析服务都可以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
结合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工具一般都对搜索引擎比较友好。一般来说,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可以更容易的在搜索引擎中获得有利地位。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SERP排名、相关网站的收录数、反向链接等等。这个时候,可以用Google
Search
Insights以及其它一些搜索引擎分析工具。另外,一些专门搜索Blog和BBS的搜索引擎也可以作为辅助。
结合传统营销KPI。品牌认知度提升、产品销量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对企业来说这些才是所有营销的根本目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也不外乎如此。所以对这些数据的变化分析也能体现出社会化媒体对企业营销作出的贡献。
另外,像StartPR、SocialMention这类免费的工具虽然相对简单,但却也有很高的实用性。希望更多的国内网站能开放其数据,让我们看到更适合中国市场的类似工具出现。

